第八百二十三章 自尊心为负的裕王

陈妃说自己簪子是成婚时母亲亲自挑买的嫁妆,母亲的辛苦自是不敢忘。

紧接着,陈妃说,这簪子其实是京城里簪子王吴三的杰作,据说是封关的手艺,往后再没有了,因此也得小心拿捏着。

李妃说,其簪子在进宫途中,连带行李箱还摔了一次,就这也没摔坏,真是吉星高照。

裕王在书房原本是听着外面有人稀稀疏疏说话,想着喊谁驱赶一下,走了几步就听到是李妃陈妃的拉家常。

只是这一听却不得了。

原先裕王正在纠结一实多名呢。这一下却给了启发。同样是簪子,当我从不同的角度去刻画去定名是,所要达到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那么进一步自然就会得出,一实多名,多名而不同效。

所以天命周期确实是在汉人、泰西人、倭人之间有所不同。甚至可以说差别天壤之别。但这个差距是人的肉体带来的吗?还是灵魂带来的,还是思想带来的,还是地域带来的。

从不同的角度去标签定义人,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甚至泰西人来了大明还算泰西人吗?

泰西人、倭人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让其与大明人区别开来。

这一下子就完全推翻了父皇的天命论,因为其只是天命肉体论而已,而一类人,除了从肉体去定义,还有很多,甚至数之不尽的标签。

所以,父皇可能错了?父皇知道吗?

如果是错了,那这代价还是很大的,南直隶与浙江可都是朝廷赋税的主力地区。要是乱起来,后果不堪设想。而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自己先前在南京瞎记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