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君子可欺之以方

要保证军士相信,那么战后的治理至少在摊销期间必须安排有上一期军队的获奖人集团代表作为监督。否则文官的吃拿卡要,这东西要兑现非常难的。除了要留些参军等文官转为官吏作为制衡外,底层有战功的军士也可以掺一些到衙门做衙役,比如捕头捕快、狱卒之类的。

想好了监督,胡宗宪又得思索如何防止朝廷拒绝兑现奖励这一非常现实的问题了。想想如果前几年那点钱估计要面子也就忍了,如果后续再掏钱,很可能随着人员更换不认账。

到这里,胡宗宪就觉得这按年摊销不合理,越到后面,随着民生恢复,朝廷给与的奖励越多,朝廷自然越是肉痛。得让朝廷觉得有利可图才行。

于是乎,他想了一下,调整了一下方略,那就是按剩余年限占加总剩余年限的比例来加速摊销才行。比如按10年期,战胜次年摊销10/[(1+10)*10/2],以后每年分母不变,分子递减一年。只有这样,才能平衡摊销。前期虽然摊销比例高,但税收增量的基数低,后期虽然摊销的比例低,但税收增量的基数高。

军士得到一个较为稳定的奖励,朝廷也看似得到了便宜。最最最关键的是能够扭转军中盛行的砍头风气,终于能上下一体以战而胜之为目标打仗了。

胡宗宪将自己的思路与程学颜讨论了一下,修改了一些不圆融的措辞。立刻就喊人招底下两员大将俞大猷、戚继光连忙过来问话。这东西能不能成型,关键还是要一线武官与军士的态度的。

---

趁着这个空档,胡宗宪发现自己之前看到的高翰文是惊慌失措的,现在竟然如此有经验调理,还在前不久折腾出了逻辑学。自己看了也能受益良多。

这东西胡宗宪能看到还是多亏了严嵩,随着嘉靖在锦衣卫体系推广《新编洗冤录》,严嵩也屁颠屁颠地在刑部推广《新编洗冤录》,不仅如此,严嵩还给自己的几个入室弟子全都亲自寄送了一本自己的签名款。生怕自己学生学晚了吃亏似的。其实也是生怕这师生关系捆绑得还不够深入似的。

胡宗宪自从得了这本《新编洗冤录》一来食不甘味地拜读,二来对自己以及高翰文的前途更加担忧起来。

程学颜先生夸了几句高翰文实为泰西之学的巨擘,然后突然才想起来,高翰文还有书信要自己转交呢,连忙转交给了胡宗宪。

胡宗宪蹲在地上有些腿麻,接过信件就站起来,做到椅子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