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聊哲学的高翰文

两人在醉倒前达成的共识是《易经》,后世对儒家经典理解过于局限在于不学易。大明朝科举也不考《易》的,所以看事看物越来越静态化。

高翰文当天迷迷糊糊回到衙门后,就觉得不得了啊。自己好像挖掘了个不得了的土著。他还只是思考没想到明朝人也是有探讨哲学的,而且已经很接近现代了。

感叹于可能明朝这盛世马上就要凋零导致思维封闭的同时,高翰文也得认真整理下哲学了。要不然下次再遇到大牛,可不能次次都靠着酒劲遮掩自己的思维不连贯。

没办法,自己现在好歹是小探花出身,适当的逼格还是需要的。

高翰文还不知道的是,经过这一晚他就多个弟子了。

大中午收到一封信,就是宋应昌着人送过来的,连带着还有拜师的标准礼物。

“我这就当老师了”高翰文有点不敢相信,聊个天都能聊出弟子来。

但看着手里的信笺也不是作假。

不过还没明白其中厉害的高翰文,第一感觉还是比较得意的。

什么让人纳头就拜,这就是啊。

信中,宋应昌约定等明年会试中了进士再来正式拜师,现在做个记名弟子。大有不做进士,不来拜师的意味。

这是无论哪个时代年轻人的性子都好强啊。就跟自己上一世,最开始死活不愿意掏空父母钱包买房一样,等房价涨到彻底够不上,父母的钱包毫无意义的时候,只能安心做宅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