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本宫不死,尔终究是庶!(7)【二合

养心殿,侧殿,军事处办事点。

白圣刚一回来,便被明光帝以及一众军机大臣团团围住,目光炯炯盯着。

显然大家都很期待结局如何。

毕竟这也关乎他们的未来命运。

如果按过去的亡国流程走,他们在场这些人大概率是活不了的,特别是明光帝和宗室几位实权王爷,更别说大同军对勋贵、士绅官员向来比较残忍了。

他们善终的可能性无疑更低。

不能将所有鸡蛋放一篮子里,也不能真的百分百全身心相信大同军的话。

白圣娘家郑家,同样并不例外。

之后主要有矛盾的是大同军内部。

现在执行到位,结果就是,菜市街东口那边天天砍头,血流成河,大理寺和昭狱、天牢等各地能关人的地方,都快塞不下了,同时百姓个个欢呼鼓掌。

绝嗣更是妥妥的。

不然也没必要提不能过继,一旦绝嗣,就彻底废除皇室,这哪是什么限制条件,分明是架在明光帝脖子上的一把刀,随时可能落下,带大乾一起消亡。

毫无疑问,他怕了……

有的劝他为祖宗考虑。

白圣清楚,这时候自己不管怎么劝都没什么用,还是得靠时间,来慢慢抚平他内心的恐慌和害怕,因此白圣没有继续劝,只是派人煮了些药膳给他吃。

然而他亲生父母那边怕被连累,表示不可以,不能僭越,过继了就是过继了,再认回来又算什么,若是过继了还能认回来,那不是光明正大吃绝户吗?

所以现在,他们其实也不敢奢望太多,比如保留权力、保留皇室。他们只希望能保住性命,以及抄家的时候给他们留些底蕴就够了,就能安心投降了。

至于那些大臣以及王爷所言,真心与否,当然不是真心的啦,他们这么说纯粹就是死道友,不死贫僧,回头有危险的人又不是他们,站着说话不腰疼!

劝劝又如何?

而且要是明光帝不同意,回头直接投降,皇室被废的话,估计明光帝是亡国之君,他们也是亡国之臣啊,名声很难听的。可如果明光帝坚持坚持,当一当傀儡皇帝啥的,运气好,坚持到他驾崩,再有个儿女来继位,他们无疑就没人在意了,也绝对不能算是亡国之臣。

白圣自然不可能害他。

另外便是,一些比较重要的两国外交场合,可能会需要明光帝未来出席。

他被废后又活了十四年才薨逝,活了五十几岁,在历史所有皇帝当中,寿命已经算排前列了,比明光帝上面好几个皇帝活得都长,所以明光帝这么说是觉得自己能有山阳公结局就很满意了。

但后面,他还又赶忙表示。

其他的,一切按他们的规矩来。

毕竟死刑的,要么鱼肉百姓,要么曾经欺压良民,手里有人命,身上没人命的也够不着死刑,撑死了流放边疆。

皇室依旧要被废除。

如果确认是民脂民膏的话,会直接没收,但哀家与他们商定了个底线,最后留给皇室的总资产不会低于一千万两银子,除此外,他们不会再给皇室任何支持,皇室所有开销,都将自己承担。

同样能勉强避免成为亡国之臣。

如此又过了一天两夜,直到第三日的早上,白圣他们一众人等才穿上各自的官袍,诰命服,勉强挤出些笑意的来到京城门口,打开城门,迎接大同军。

权力啥的,他们肯定是没什么指望了,现在也只能指望下身后名好听些。

再加上一旦他绝嗣,依旧废除皇室的限制,皇室被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皇室现存所有资产,包括内帑。

过程肯定是显得有些丢人的。

可如果投降也是抄家灭族的话。

毕竟白圣跟他们没啥感情,同时人家又没搞族灭啥,只是把有罪的人杀了或者关起来判刑,没罪的人屁事没有。

其实吧,大乾律没什么问题,有些方面制定的还相当不错,关键是没人执行,或者说有人有特权,执行不到位。

也就是君主立宪协议!

接下来便好办了,无非就是大同军接管整个京城,对京城进行全面肃清。

不得不说,这话还真没法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