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甄老太妃不敢死(11)【二合一】

“哦,这些你们放心,我当时就有相关顾虑,所以才犹豫了许久,并且特地派人又进了两次宫,与老太妃协商。

老太妃的态度是,帮太上皇干脏活做的那些事就都揭过不提,只追究对平民百姓动手,害人性命,强抢民女,乃至兼并土地,放贷包揽诉讼之类事宜。

犯了这些事的人,必须严惩不贷。

同时还得能补偿尽量补偿!”

听完几个族老阴阳怪气的揶揄,甄应嘉才反应过来,自己好像漏了些啥。

并赶忙把自己漏了的内容补上。

听到这,原本脸色有些纠结,甚至于不满的一众族老顿时松了口气,其中还有不少,更是直接表示了赞同态度。

“族长你也是,说话怎么还跟我们来大喘气,漏了这么重要的事,那我没意见,谁做强抢民女的事情啊,咱家子弟想要什么女人,别人不上赶着来。”

“兼并土地的事情应该有,但大多走的都是合法程序吧,没有强迫卖。”

“放贷就更可笑了,我们家怎么着也不至于穷到,还需要通过放贷来赚钱吧,倒是附近寺庙,干这事的不少。”

“老太妃对我们是不是有什么误解啊,怎么感觉在老太妃看来,我们都是些地痞流氓似的,咱们甄家虽说不是什么千年世家,可好歹也传承了近百年。

多少是有些底蕴,并且要脸的。”

“但也不好说,指不定就有些个败家儿孙,或者旁支子弟,乃至于下人奴仆,借着我甄家的威名做这些个事。”

“那就查查吧……”

白圣为什么会特别提这几点呢,那主要是因为,红楼梦里贾家人就没少干这些事,特别是放贷和包揽诉讼,王熙凤都干了,为了买人家扇子,害人性命的事,贾赦就干过。甄家和贾家也算是多年老亲,白圣觉得他们两家可能一个德性,会干这些事,也就理所当然了。

但现实是,此时的甄家其实比贾家要鼎盛的多,家里也富贵的多,远没到贾家那种寅吃卯粮的地步,更没有像贾家那样,掏空了家底,建大观园啥的。

所以自然不可能那么low。

当然了,并不排除私底下有人干了些不法之事,但即便有,也绝对不会有很多,更不可能涉及到甄家核心族人。

正因如此,甄家很快便定下了内部肃清计划,并且开始自查,然后还真查出了不少问题,怎么说呢,本姓族人有问题的不多,下人有问题的可太多了。

本姓族人中地位高的,根本就不屑于去干这些个事情,地位低的要么没那能耐,要么没那胆子,只有少数十来个狐假虎威的族人,做了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其中还有两个因奸情闹出人命的。

虽然感觉有些丢人。

但最终还是移交衙门去了。

同时也对受害者,或者受害者的家属,给予了一定补偿,名声好了不少。

而下人呢,怎么说呢,真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感情他们家的那些恶劣名声,大多数都是下人奴仆们干的。

打个比方来说,农庄收租。

因为他家不用交税嘛,加上也不缺地里那三瓜两枣,所以只收六成租,雇农只要上交六成收获就行,不需要额外交田租,当然了,人头税之类他们还得自己交,可是下面收雇农多少田租呢?

收人家八成。

偶尔还会假借受灾,请求免租。

但即便甄家人免了租,负责管农庄的那些管事们也不一定免,还是照收。

而甄家家大业大,别说农庄里面的雇农了,就是管事都可能没机会接触到甄家主要人物,只是小管事跟大管事对接,大管事跟总管事对接,下面一旦瞒着,除非哪天有个甄家人没事下去微服私访,否则基本就不可能知道这些事。

而那些雇农,别说他们压根不知道了,就算知道,也基本没可能告状,告状难度不逊色于普通老百姓想告御状。

大家族如此,国家其实也是一样。

类似的情况,可以说是发生在方方面面,毕竟很多事甄家人不可能自己亲自去干,外人干活借机捞点好处,或者做得更过分些,也很正常,别说那些外人了,即便实在亲戚这么干都不奇怪。

就连他们自己,替太上皇干脏活的时候,不一样捞了不少吗,碰上些难搞有背景的,也需要借太上皇狐假虎威。

真正受苦的,还是底层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