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想复仇的太上皇(完)【二合一】

科举改革下一次会直接执行。

而其他新政则都需要自己去申请。

李恪出于担心吏部原有的一些官员会不尽责,或者故意捣乱,所以才会特地派亲信组建一个临时的办公队伍,专门处理新政事宜,除此之外,他还派不少人前往各地,考察有没有优秀小吏。

有的话,肯定是要树为典型。

甚至于大加提拔的!

至于新政效果,总体来讲还行,虽说并不是所有候补官和落榜士子都踊跃报名参加,但还是有不少人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报了名,并且提交了申请书。

对于这些敢于尝试的人,李恪和白圣也没亏待他们,比如说愿意做督察官的,李恪每人安排了一支百人队伍,专门保护他们,愿意前往一些偏远地区当官的,每人一份医疗大礼包,同时还会专门派商人跟他们一起前往就职地点。

仔细考察,帮忙制定招商计划。

或者制定适合本土的发展计划。

没办法,新政策,肯定不能一开始就搞砸了,必须得多给点支持帮扶,弄得漂漂亮亮的,后续才会有人继续加入嘛,要是督察官一开始就死了一半,然后前往偏远地区的路上死了点,到地方再水土不服死点,同时还啥政绩没有。

三五年不带挪窝,升不了官。

那回头谁还敢申请?

所以不管是为了让新政结果看着好看点,还是为了让新政能够持续下去。

白圣和李恪在最开始的时候。

肯定会给予大力度帮扶!

也算第一批吃螃蟹人该得的好处。

不得不说,他们做的这些准备还是有用的,比如说那些前往各地严查贪腐和违法乱纪的督察官,有不少就遇到了意外,比如山匪,又比如说暗杀之类。

即便有专人保护,他们最终也死了一个,受伤好几十个,虽然后续李恪派人严查,抓到了罪魁祸首,并且绞死。

但还是吓住了不少候补官。

前往偏远地区当官的则要好点,虽然有人水土不服,有人受不了当地的气候生病,但好在白圣他们提供的药物靠谱,没有人直接病死,只有人受不了环境,受不了几乎一片蛮荒的处境退缩。

不过因为一直有士子不断申请。

所以退缩的,白圣和李恪也没怎么惩罚,只是禁止他们再参加科举罢了。

不管什么时代,逃兵都让人不耻。

你可以不申请,但你申请后到了地方觉得太苦退缩,无疑就不太厚道了!

另外小吏那边,虽然他们总体风评不好,但歹竹还能出好笋,那么多小吏当中,找出几个为人不错,能力也不错的肯定没问题,那几个可谓很快顺着这股东风,成了风口上的猪,扶摇直上。

成为吏转官的代表,也算是给其他所有小吏起了个榜样的作用,让他们意识到,吏转官是真实可行,能办到的。

朝廷没骗他们。

新政刚开始是遇到了一些波折和阻挠,但好在最后不但顺利推进了下去。

还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而接下来,李恪当然就是在巩固成果的同时继续改革,比如普及教育,比如推进工业革命,比如发动对外战争。

同时重启分封制的计划。

也正式对外公开!

大唐正式拉开了全面扩张的序幕!

再怎么讲仁义道德,有一点都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人类很多行为都是靠利益来驱动,而李恪的这番操作,实际来讲就是用利益来驱动大唐对外开拓。

不过刚开始效果其实相对一般。

甚至还有不少人反对。

毕竟大家以前保守惯了,甚至于对外族开战,大多数也是因为他们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