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想复仇的太上皇(8)【二合一】

那事之后,白圣与李世民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加恶劣,李承乾也被禁止频繁前往大安宫,即便逢年过节,不得已必须要去,李世民也会跟着,生怕白圣带坏了他那宝贝儿子,或者说些不中听且刺耳的话,来挑拨他们父子兄弟关系。

他始终坚信他的儿子绝不会如同当初他与他大哥那样,不得不自相残杀。

他不仅皇帝做的远比他父皇出色。

做父亲也一样如此!

而他父皇先前的所作所为,恐怕纯粹就是为了恶心他,或者刻意诅咒他!

想让他心神不宁。

在抱有这种想法的情况下,他又怎么可能会给白圣好脸色,好在他们并不经常见面,偶尔不得不见面,当着其他官员和宗室的面,李世民也不敢直接甩脸子,总体来讲对白圣心情影响不大。

至于要不要暗地培养势力。

或者说训练一支私兵。

“怎么,敢做不敢承认了,本来朕还想让你再当几年皇帝,可没想到你这么迫不及待的想要朕的性命,那就不能再留你了,明天朝会便直接退位吧。”

这白圣无疑就不能忍了,一直派人盯着她,监控她,不让她出远门之类也就罢了,可现在想弄死她就真的过了。

可现在怎么会活蹦乱跳的出现在他面前,还有力气一脚踹开大殿的正门。

时间过得很快,特别是在没什么压力,大多数日子都很开心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几乎眨眼功夫,贞观十四年十五年就过去了,时间步入贞观十六年。

只坚持了一个月时间。

依稀还记得,玄武门之变的当天晚上,他那父皇李渊,痛彻心扉道:“汝杀吾子孙,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是!”

有所怀疑就行。

那主要是因为,李世民现在干的挺好,虽然存在对世家门阀的妥协等一系列问题,但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已经算不错的了,而且治国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事,同时李恪暂时还尚未培养出来。

虽然没证据,但他也不需要证据。

毕竟要真造反失败,九族铁定逃不了,而他弑君的话,虽然命肯定也保不住,但秦王必然能够保住他九族性命。

完全不用!

只是稍有不适,并在将内力运转了几个大周天之后,便将毒素排了出去。

正月,魏王李泰撰成《括地志》。

原因不明。

所以当天晚上,白圣就直接运起轻功,一人独闯太极宫,直奔甘露殿,并且很快便找到一脸愁容,尚未就寝的李世民。可能是因为艺高人胆大吧,所以白圣压根就没搞什么阴谋算计,而是直接一脚踹开大门,径直闯进去并质问:

“是你派人对朕下毒的?”

消息一出,李世民可谓深受打击。

这时候大内禁军已经赶至,但被白圣直接打发走了,普通禁军可能不认识白圣这个太上皇,但是禁军首领无疑还是见过白圣的,再加上白圣说话时,还借着自己陆地神仙层次的精神力,稍微施展了一下摄魂夺魄术,所以那些大内禁军很快便重新归位,不再掺合进来。

紧接着当然就是排查以及审问。

并顺利弄清楚是李世民下的密旨。

过几年登基更是顺理成章的事。

几乎可以说,魏王李泰妄图夺嫡的心思,就差直接写自己脸上了,只有李世民还觉得他憨厚可爱,是个好儿子。

甚至他还暗暗觉得,自己儿子兴许本质还是好的,都是那些奸佞撺掇,方才如此,所以那些奸佞小人必须要死!

相应抄家赐死旨意已经写好了。

李世民当初搞的玄武门之变,实际上就是一场斩首行动,通过买通玄武门的守将,突如其来的来了一场宫变,当尉迟敬德手持兵刃,站在原身身边禀报玄武门之变结果的时候,原身他是不得不妥协,因为如果不妥协,尉迟敬德可能就不是跪着禀告,而是要他小命了。

万一他父皇熬过了他,那无疑是一个极大隐患,给未来带来未知的风险。

哪些人依旧还可以信任!

太子李承乾妄图造反一事,影响极大,太子党,魏王党,武德旧臣,中立党,保皇党,有的害怕,有的高兴,有的看热闹不嫌事大,有的觉得是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