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56)

经过将近十年的积累和发展。

白圣很多前期投资的研究项目,都顺利出了成果,那些化学成果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良种培育,深耕细作,简单化肥的批量生产,这些年都已经逐渐成熟,甚至于构建好了完整产业链,所以接下来白圣不可避免会进行全面推广。

在土地亩产平均下来只有百来斤的时代,一个推出正常种植能够收获两百来斤,加点土化肥便能收获三百斤,用点简单化肥能收获五百斤良种的存在。

说一句位比神农,可谓毫不过分。

光这一点,便足以将白圣这个太皇太后威望推到顶峰,即便白圣将大部分功劳都安到了专门负责育种和研究的那些农家子弟身上,也不影响她的光辉形象,以及她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建元帝要不是还有手下卫青大败匈奴的战绩在,都快直接没有影响力了。

这种情况下,他再怎么想要独尊儒术,也只能迫不得已捏着鼻子,帮忙多吹吹农家有多么多么厉害,贡献有多么多么大,并给农家子弟大肆封爵赏赐。

没办法,他只有这么做,也必须这么做,才能尽量将百姓的关注点转移到农家身上,从而削减太皇太后的影响。

太皇太后的声望再这么涨上去,恐怕用不了多久就得有人让他退位让贤。

也就幸亏太皇太后年纪大了,同时还是个女的,但凡她要是个男的,有这么大的声望,具体情况恐怕就真的说不好了,指不定王莽篡位得挪到这边来。

不过即便如此,建元帝也是丝毫不敢忽视他皇祖母暴涨的声望,以及人人称颂的贤名,只能拼命宣传农家,尽量淡化他皇祖母在当中的影响,农家说的那些多亏了太皇太后指点,多亏太皇太后给出方向,太皇太后功劳最大,他们农家只是帮忙干了些活之类的话,都被他尽量淡化,甚至直接抹除,不宣传。

之后白圣推出各种先进农具,以及其他先进工具,建元帝也是如出一辙的拼命帮忙宣传和奖励墨家,一时间农家墨家这两个已经衰败了的百家学派,瞬间成为大乾顶流,其民间影响,特别是普通百姓心中的影响更是超过了儒家。

看起来好像白圣损失不小。

耗费不少精力,做了这么多事,结果也就前期得了一些名望,后来随着建元帝亲自下场,有些人可能都不知道高产良种以及各种先进农具与她有关系。

但实际来讲,这一切,其实都在白圣的计划之内,也都在她的掌握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