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 儒道圣人,羽化皇朝

………

要知道浩然儒道修行中,以意诵读春秋,以诚感悟道理,乃是第一境,儒生,若得此境后,可夜里视人,过目不忘。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第二境,正心,若得此境,可寒暑不侵,意志不改。

修身以养命,修德以制人,第三境,修身,若得此境,耳聪目明,唇枪舌剑。

开明智慧,神识自生,以人心算天命,第四境,开智,若得此境,心智近仙,七窍玲珑,平步青云。

第五境,立命,顺通塞而一情,任性命而不滞,肌体生香,道理交织,唯心唯己,不为外物所滞,明德甚笃,体悟玄关,一心出,他心定,玄关将破,以己心代天心,真灵合神,呼名有应,众生传颂,活在万丈红尘中,存留于人心三寸处。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第六境,治国,若得此境,能治理一国,不与外劫,不死不灭,长生永存,浩然之气如大江大河,滔滔不绝。

一颗文心凝聚,天阙文宫启明,第七境,平天下,若得此境,足够辅佐一尊雄开国了,文心通明,万法不侵,浩然正气贯长空。

开创己道,着书立传,明法圣典,第八境,大儒,若得此境,跨越时空长河,一言而为天下法,一人而为百世师,浩然之气无穷尽。

凝圣魂,铸圣道,教化众生,好恶与民同情,取舍与民同统,行中矩绳,而不伤于本,言足法于天下,不害于其身,第九境,圣贤,堪比准圣与半步混元若得此境,言出法随,微言大义,天地正气覆其身,浩然之气如煌煌大日,口含天宪。

天地共鸣,己道圆满,圣言无缺,第十境,儒圣,若得此境,一道圆满,天地交感,浩然之气沛乎沧溟,超凡入圣,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己心即天心,圣道不朽,人间永存,人即法,人即道。

儒道修行,易学难精,特别是后面的境界,跨越极大,人族之中,修行者无数,可不说儒圣,即使圣贤大儒,亦极为稀少,更别说别出心裁了,这可是惊动了祖地不少高层,尤其是儒家那些强者。

……

虚空中的经文呢喃不绝,良久,青年男子睁开双眼,站起身来,朗声道:“万物皆备于心,我心便是理,今日,我王守仁以心铸就圣道!”

话音落下,一条圣道出现在虚空中,煌煌不可直视,时空长河应声滚滚而来。

圣道直入时空长河,贯穿古今未来,王守仁立足于圣道之上,踏足时空长河,与面前的两道身影相视而笑。

一道身影身着紫色帝袍,头顶雷池,眉间闪电纹路耀眼逼人。

另一道则是一身儒衫,头顶雷池,电闪雷鸣,手执一册书卷,其上浩然正气弥漫。

王守仁向前一步,两道身影同时没入他体内,圣贤关卡应声而破。

浩然正气已经凝聚成实质,而且已经没有那种木讷呆板,至高无情的气息,取而代之的是灵动,精纯的浩然正气。

体内力量节节攀升,浩然之气如同大日,普照众生,无穷力量挥洒。

看着下方龙场中的其他生灵,王守仁轻启唇齿:“移!”

话音落下,龙场中所有人霎时间被挪移到亿万里之外,这就是儒道圣贤的实力,口含天宪。

不是王守仁太霸道,而是那些他要证道了,那些生灵根本承受不住他证道的威压。

此时,王守仁还感觉不是极限,他再次踏出一步。

刹那间,天地交感,苍穹瞬间阴沉下来,雷海覆盖亿万里,电弧在虚空中噼里啪啦的响。

在这黑云笼罩的天地间,只有王守仁一个人散发着刺眼的光芒,他的心学以最快的速度完善。搁

迎着苍穹之上的雷海,王守仁笑了笑,最后踏出一步,口中朗诵道: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今日,我王守仁证道儒圣!”

话音落下,虚空中出现一幅幅画面,平乱中的兵戈杀伐,创立心学,教化众生,种种功绩悬浮于空中,供世人瞻仰。

这些画面汇聚成一颗道果,落入王守仁体内,混元的气息传遍四方,天道也为其祝贺。

虚空中,一条乳白色的大道贯穿天地,浩然正气浓郁无比,这正是儒道的具现化。

时至今日,儒道才迎来了第七位证道者,当然,也可以说其是心学的开创者。

第一位孔子、第二位颜回、第三位曾子、第四位子思和第五位孟子,第六位荀子。

……

祖地浩然道内,诸圣也早就被这股动静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