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玉米收益结算

张岳倒吸一口凉气,心想还是你们这些资本家狠呐!

自己明明说了今天还有一天时间,所以只需早上晚上都加会班,完全可以完成。

结果这货竟直接让工人干通宵!

关键张岳还知道,潘少明的工人,从来就没有加班费或夜班补贴费之说。

既然到了中州,张岳并不打算立刻回去。

第二天,他带着张立国到医院做了个全面检查。

确认恢复良好后,又领着父母到处转了转。

比如动物园、植物园、以及黄河文化公园之类。

用张岳的话说,就是有钱了就要学会享受。

现在不多转转,到老了想去都去不了了。

潘少明这边也在快速出货,等到第七天,属于张岳的玉米已全部清空。

“老弟,这是你的款项,看看有没有问题?”

张岳的货一共分三种。

第一是潘少明库存的200吨,成本价2.6元。

第二是自己收的300吨,因为他擅自加到2.7元,扣除人力成本,已合到2.8。

第三就是刘元江的700吨了。

张岳和潘少明合作,约好一人一半,张岳分到350吨,收购价2.3元。

至于出货价,因为市场最近十分稳定,一律3.3元。

所以第一笔赚了14万,第二笔赚15万,第三笔赚35万,一共64万。

这是张岳万万没想到的。

他本来只是不满刘元江挖自己墙角,随手做了个套,甚至都没想到对方会上当。

结果反而成了盈利的最大头。

他笑着对潘少明道:“有潘总亲自做账,怎么可能有问题?

据我所知,刘元江的货其实离700吨还差点,所以反而是我占了便宜。”

潘少明忙摆摆手:“什么占便宜吃亏的。

俗话说得好,有钱大家一起赚,生意才能长久。

下次碰到发财机会,可千万别忘了我。”

“怎么可能?我忘了谁都忘不了潘老哥。”

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撇撇嘴。

别看这家伙表面豪爽,其实真正盈利的大头依旧在对方手中。

张岳去对方仓库时,看到里面满满的全是玉米,起码上万吨。

当然,他虽然眼馋,却知道这块利润自己根本吃不到。

资金、人力、仓库、渠道,注定了张岳只能小打小闹。

如果不和对方合作,他只能赚300吨的钱,还是利润率最低的。

从潘少明办公室离开,张岳还没到家,电话铃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