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熙平北伐(二)

“今日秦国使臣来我洛阳请求援兵,我宁国尽出郡国羽林虎狼之师乃是顺应天道民意,燕国逆天而为,所以我宁国此战必胜!”

看着眼中满是自信的长子,徐宗文忍不住击节赞叹一声:“老大说得好!”

“郭裳教导有功,赐金三百,银三千,钱三万,帛二十匹。”

“儿子代先生谢过父亲赏赐!”徐世胤朝着徐宗文拱了拱。

徐宗文对十三岁的长子非常满意,随即他又抽查其余几人。

老二临淄侯徐克桓与老大同胞所生,他参考了大哥的意见又总结道:“儿子以为父亲主动出兵与燕国开战并非一时兴起,我宁国自立国以来国力强盛,民心归附,军力不俗。这五年来父亲又储备粮草军械,为得就是等秦燕两国国力消耗殆尽,等秦国不得已自为藩臣请求内附,我大军则可以择日开拔北伐对燕国进攻!”

老三徐昭业也说:“宁国国力强盛天下皆知,父亲之所以一直按兵不动任由燕国发展壮大而是因为关中尚未平定,凉州尚未归附,西境不靖,难以举全国之力进行北伐!”

老三此言一出,老大和老二才发现自己错漏了关中,对此徐宗文只是默默静听,暗中观察几个儿子的反应。

老大几个之后老四老五也颇有见解,五个儿子虽然年纪还小但都表现出了自己的才能。

老大懂得识大局,老二察言观色更胜一筹,老三最为细心,老四老五年纪相比三个哥哥能力还并不那么突出,但已经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完整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要知道民间不足十岁的孩童还只会撒尿和泥玩,整天上树掏鸟蛋下河捉泥鳅玩呢!

侄儿沈彦博这几年一直跟着徐宗文左右,耳濡目染之下一副书生模样竟然也沾染上了军人习气,以他为首的几个北伐军将领之子都聚在一起,在洛阳城内见到嚣张跋扈欺负良善的地痞流氓就当街群殴,搞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负责巡逻的军士见了这几位小爷非但不能拘押,还生怕他们出了岔子,不得不派人暗中跟随保护,搞得他们头疼不已!

“侄儿以为舅父攻伐燕国乃是为了光复汉家失地,践行驱除鞑虏之举,我汉家与异族百年之间杀戮甚频,且胡人占据中原多时,若非舅父北伐收复中原,我汉家儿女还在胡人统治之下受苦受难,遭受压迫!”

在徐宗文面前,沈彦博收起那一份桀骜不驯:“男子汉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理应建功立业!我听闻舅父下令让诸葛大都督北伐,恨不能与胡大哥几人一同上阵杀敌报效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