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爱好多样

宋檀记事 荆棘之歌 1189 字 3个月前

他倒是想得很开,只是这会儿又忍不住发愁:“但现在院子都占满了,两亩地的稻谷,可怎么晒?”

小老头对于打稻的记忆,还停留在镰刀割稻时。

那时候割了稻谷需要挑回来,拉到晒场上去晒得干透,然后人力拉着沉甸甸圆墩墩的石碾一遍遍的碾压脱穗。

最后,再晾晒扬尘,然后才是春米……

总之,农忙一是播种,一是抢收,那真真是苦的眼泪都淌不出啊!

张燕平却是一愣:

“怎么晒?”

难道不是用那个收割机在地里走个十几二十分钟,把稻谷收上来,秸秆打碎,剩下的谷粒随便堆在空地上晒就行了?

宋三成乐了起来。

“你们年轻人,就是不把钱当回事——咱们总共就两亩地,还是山区,你叫人家开收割机来,他一亩地得多少钱才能够本?”

要是整个村子都收,或者是大平原地区,一亩地收割要价80150,这个价格人人都能接受。

因为人家靠数量就能把钱挣回来。

可他就这两亩,哪怕是150一亩,人工、油费、再加机器损耗……够本吗?

还是大热天的,谁稀罕做这个生意?

可要是一亩地加钱,比如说加到300——老天爷!那宋三成可不敢想。

国家调控粮价,粮食的价格是不能涨的,真要这么算,这两亩地辛苦一年是一分钱不挣,还得倒贴!

当然了,他们是没打算卖,可这笔经济账只要一算,谁都舍不得出这个钱。

张燕平茫然了——

“不然这么的热的天,咱们要人工去收割,得干到什么时候?”

所谓“望山跑死马”。两亩地,大家说起来轻描澹写的,真要是干农活,腰弯下去就看不到头了……

自己收割?

他打了个哆嗦,不敢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