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提议

辅国郡主 染夕年 4991 字 4天前

“你这老东西,真是越来越滑溜了。”

昭武帝嗤笑一声,不过倒也没有在询问高福。

其实在看到暗卫送回来的情报之时,他心里就已经有了打算,虽然有些失望,不过其实这样也挺好,对他来说这也算是好事。

免得到时候因为自己手段过于激烈让某些人抓住把柄,说他容不下懿德太子的旧部。

要知道,现如今朝廷中可还是有不少懿德太子旧部,虽然这些人所处的位子都不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人数众多,一个搞不好还是会出大乱子。

现如今他可非常想要对外扩张,突厥这边才刚有点起色,后面还有吐谷浑,吐蕃,甚至高句丽这些。

他实在没有太多心思放在内斗之上,所以他更多的还是喜欢用温和的手段,一点一点的来处理,尽量的保持国内的安稳。

当然,如果真的有人不想虞朝国内安稳,他自然也是不会介意直接用雷霆手段来处理。

不过宣武侯这一次的做法,让他看出来了,对方还不想撕破脸,既然如此那就大家一起虚与委蛇。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温泉山庄这边,霍君瑶也没闲着,随着她的生辰靠近,她也开始帮着老娘和二嫂一起准备一些东西。

请柬什么的也都安排了下去,京城五品以上的人家几乎都接到了请柬。

这是宁阳长公主提议的,既然要请,那都全请了,免得到时候有人会说闲话。

本身先生霍君瑶的情况,就颇受人关注,更是容不得有错,如果这次全都邀请那些跟自家关系好的,难保不会有人觉得他们是不是在密谋什么。

倒不如直接全都请了,一切都公开透明,总不能他霍君瑶能和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联合吧?

这里面可是有不少派系的人,怎么想都不可能,皇上那边也送了请柬。

京城的人,接到请柬后,都纷纷开始准备贺礼,这可是昭德郡主第一次公开邀请人参加寿宴,可是得给把面子做足。

不光是官员,就是那些收到请柬的宗亲也都不例外,齐王和楚王也收到了请柬,别看他们不对付,但是这种明面上的面子还是得给,总不好其他人都给了请柬,单单不给这两人吧?

那也太过于打脸了一些,同样的齐王和楚王即便知晓不能借此机会交好霍君瑶,他们得到请柬了,也还是会给面子的过来一趟。

“这丫头,这次倒是让人有些意外。”

凤栖宫内,捏着请柬的昭武帝,也已经知晓了霍君瑶邀请了全京城五品以上官员的事。

“这有什么好意外的?那丫头这样做无非是担心您这个舅舅多想。”

边上沈皇后淡笑开口。

现如今的霍君瑶已经今非昔比,已经不单单只是后宅女子层次了,所以很多事都必须做好才行。

“这丫头也太过于小心了些,朕又岂是那种小心眼的人?”

对于霍君瑶这个外甥女,前面有一瞬间,昭武帝确实是有些忌惮,甚至想要针对打压。

不过后来她也想通了,实在没必要这样做,首先霍君瑶并没有踩过界,相反还为虞朝为皇家谋取了不少的福利,如果这样都去针对,只怕会适得其反,反倒让人家心里有芥蒂,以后做事会更加的小心翼翼,甚至说为了保证自己的安稳,还会更加的扩张自己的势力。

到那时候反倒应该他头疼了。

现在这样虽然也有些让人觉得不太安稳,但起码人家做得光明磊落,也没有那些个弯弯绕绕,还给虞朝给皇家带来了不少好处。

只要她能一直保持这份心,其实想先给她一些安稳保障,让对方安心也没什么。

“陛下当然不是小心眼,但是这人嘛,趋吉避凶也是应该,臣妾倒是觉得瑶瑶这样做挺好,即便有能力,但做人做事都光明磊落,不像某些人能力不咋的,还一天到晚都只想着一些蝇营狗苟的事,着实是让人有些看不上眼。”

听到沈皇后这话里有话的言词,昭武帝微微一怔,歪头看着她问道;“这是出了什么事?”

“昨天秦王妃来宫里给臣妾请安,说起了一些事,臣妾觉得不是太好。”

“哦?是齐王还是楚王?”

秦王府的事,他也是有一些关注的,不过并不是太多,而且方向也不一样。

不过他也还是能想到一二。

“都有,皇上您是不知晓,如今这秦王一家再京城的处境颇为艰难,各方各面都有人暗中搞小动作。”

“秦王妃昨日同臣妾闲聊的时候,屡次提起在秦地的事,言语中多有怀念,臣妾觉得齐王和楚王的做法有些出格了,秦王的身份特殊,这若是让外面的百姓知晓了这些事,怕是少不得回说皇上您的一些闲话。”

昭武帝闻言点了点头,面色也有些不太好看,对于齐王和楚王的做法确实觉得有些不妥。

当初他让秦王一家回京城,确实是想要放在眼皮子低下盯着,但并不是想要就近打压对方。

这堂堂一位亲王,要是在京城日子都不好过,那岂不是笑话?

正如沈皇后所说,秦王的身份不一样,若是被外人知晓的这些事,那会不会说是他这个做二叔的容不下大侄子,千里迢迢的把人弄到京城来磋磨?

那得多难听啊?

“皇后可有打算?”

“臣妾确实有些想法,只不过还需要陛下拿主意。”

昭武帝笑着点头,示意沈皇后说下去。

“皇上您也知晓,京城这些人惯会看人下菜碟,那次高长婷在城门闹出来的事,就让秦王府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加上秦王来京城也有一段时间了,皇上都没有一点动静,难免会让人多想。”

“臣妾觉得,皇上倒是可以给出一下赏赐,让外面的人看看您的态度。”

“还有就是这秦王正值大好年华,以前在秦地陛下有别的安排,并未让他入仕,但是现在他既然来了京城,且能力尚可,臣妾觉得如果可以的话,倒是可以招入朝堂。”

“当然,这只是臣妾的一个提议,还需要陛下您来拿主意。”

“不过这样做了,多少也能彰显一下您的重视,让某些人不敢妄动,秦王到底是咱皇家的人,可不能让外人欺负了去。”

到那时候反倒应该他头疼了。

现在这样虽然也有些让人觉得不太安稳,但起码人家做得光明磊落,也没有那些个弯弯绕绕,还给虞朝给皇家带来了不少好处。

只要她能一直保持这份心,其实想先给她一些安稳保障,让对方安心也没什么。

“陛下当然不是小心眼,但是这人嘛,趋吉避凶也是应该,臣妾倒是觉得瑶瑶这样做挺好,即便有能力,但做人做事都光明磊落,不像某些人能力不咋的,还一天到晚都只想着一些蝇营狗苟的事,着实是让人有些看不上眼。”

听到沈皇后这话里有话的言词,昭武帝微微一怔,歪头看着她问道;“这是出了什么事?”

“昨天秦王妃来宫里给臣妾请安,说起了一些事,臣妾觉得不是太好。”

“哦?是齐王还是楚王?”

秦王府的事,他也是有一些关注的,不过并不是太多,而且方向也不一样。

不过他也还是能想到一二。

“都有,皇上您是不知晓,如今这秦王一家再京城的处境颇为艰难,各方各面都有人暗中搞小动作。”

“秦王妃昨日同臣妾闲聊的时候,屡次提起在秦地的事,言语中多有怀念,臣妾觉得齐王和楚王的做法有些出格了,秦王的身份特殊,这若是让外面的百姓知晓了这些事,怕是少不得回说皇上您的一些闲话。”

昭武帝闻言点了点头,面色也有些不太好看,对于齐王和楚王的做法确实觉得有些不妥。

当初他让秦王一家回京城,确实是想要放在眼皮子低下盯着,但并不是想要就近打压对方。

这堂堂一位亲王,要是在京城日子都不好过,那岂不是笑话?

正如沈皇后所说,秦王的身份不一样,若是被外人知晓的这些事,那会不会说是他这个做二叔的容不下大侄子,千里迢迢的把人弄到京城来磋磨?

那得多难听啊?

“皇后可有打算?”

“臣妾确实有些想法,只不过还需要陛下拿主意。”

昭武帝笑着点头,示意沈皇后说下去。

“皇上您也知晓,京城这些人惯会看人下菜碟,那次高长婷在城门闹出来的事,就让秦王府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加上秦王来京城也有一段时间了,皇上都没有一点动静,难免会让人多想。”

“臣妾觉得,皇上倒是可以给出一下赏赐,让外面的人看看您的态度。”

“还有就是这秦王正值大好年华,以前在秦地陛下有别的安排,并未让他入仕,但是现在他既然来了京城,且能力尚可,臣妾觉得如果可以的话,倒是可以招入朝堂。”

“当然,这只是臣妾的一个提议,还需要陛下您来拿主意。”

“不过这样做了,多少也能彰显一下您的重视,让某些人不敢妄动,秦王到底是咱皇家的人,可不能让外人欺负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