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势头大好

辅国郡主 染夕年 1215 字 3个月前

至于说闹事什么的,那压根就不用担心,也没人敢去食为天酒楼闹事。

开玩笑,那可是昭德郡主开的酒楼,等闲的人谁敢去招惹?

就算一些身份尊贵的也不敢,毕竟当初帝后可都亲自去站台了,去那边闹事就是不给帝后面子。

所以,即便是太子和齐王他们去,也都是安分得很。

而霍君瑶这边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烧制玻璃的事也一直都在做。

昭武帝回去的第三天,就已经整理出来了一个很好的富商贸易方案。

也找来了方乔霍敬之,沈焕以及孟玄城等人商议。

大家对于这个方案都是一直赞同,毕竟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方案。

至于安排什么人去,这件事倒是闹出来了一些不小的风波。

随着昭武帝在朝堂上说明,朝堂上的大臣立马就分成了三波。

第一波,自然就是觉得这办法是很好,需要交给朝廷户部来管理,这里面户部尚书陈华蹦跶得最欢快。

开玩笑这可是赚钱的好玩意啊,必须交给户部。

第二波便是以宗室为首的人表示这应该交给皇家,毕竟皇家也需要养活不少人,朝廷这边已经有了户部税收。

左右户部每年都会拨款去内帑,倒不如直接将这个生意交给内帑,以后户部也不必拨款去内帑了,让内帑和户部的钱直接独立开。

而第三波则是一些老古董,觉得朝廷经商实在不好看,是自甘堕落的表现,也不应该去与民争利啥的,反正就是各种大道理,不同意这件事。

一时间,昭武帝也是有些头疼。

前面两个方案,都挺有道理的,户部作为朝堂的钱袋子,负责赚钱什么的也没有毛病。

第二个也有道理,这个生意虽然赚钱,但是具体能有多少还不好说,但是肯定是比不上税收的,户部反正每年都要给内帑拨款,倒不如直接让内帑自己捣鼓,赚多赚钱都是内帑的。

这也算是有道理。

至于第三个,昭武帝直接就没有搭理,什么玩意,明知道这有好处,还抱着一些乱七八糟的大道理来组织,简直就是脑子有毛病。

为此,争吵了许久,最后还是霍敬之提议,这件事索性就按照股份来分配。

户部和内帑各自那五成,至于管理什么的,就让昭武帝自己找心腹,毕竟这可不光是要赚钱,还需要收集别国情报。

当然关于收集情报什么的,昭武帝在朝堂上并没有说,只是说想要赚国外的钱来富裕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