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瞌睡来了送枕头,曹昂一过家门而不入【6600字求订阅月票】

乍闻此言。

曹昂面上显过一丝惊讶之色。

“子义这是日行三百里啊,莫非一路上都是不间断的换马快骑?”

太史慈果断的点了点头。

接着细致的解释道。

“当初为了破开都昌县的重重包围,我于匆忙之下,只能单人独骑而走,并没有交替骑乘的马匹。”

“最后还是一路上,在下自掏腰包,购置了两匹快马,一路轮换着骑来,方能有如此速度。”

这样的答案别说曹昂。

就连夏侯渊都有些惊讶。

自掏腰包来办公事,而且据太史慈所说,他和孔融并非臣属关系,孔文举都不是他的上司。

那如此做法。

只能说是义字当先了!

书房内在沉默了一阵后,曹昂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寂静。

“子义乃仁人义士,似你这样的壮士,都毫无保留的相助孔文举,那我又有什么理由坐视不管呢。”

“你且放心,我会即刻派兵从此地出发,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抵达北海,以解救都昌县之危。”

……

终于得到了曹昂的承诺。

太史慈大喜过望。

当即再次向曹昂躬身行礼,口中言词恳切,语调真挚的致谢道。

“天下皆盛传将军乃仁义之辈,心系朝廷,兼济万民,今日一见,果真并非虚言,请受在下一拜!”

太史慈这一拜还没下去。

曹昂就已抢上前,把他扶了起来。

“子义不必多礼,快快请起,我与孔文举皆为汉室之臣,同僚相助,本就是常人该有的义举,怎敢当此大礼!”

随着曹昂如此自谦。

太史慈心中更是感慨万千。

只觉眼前这位曹将军,真可谓是天下一等一的仁义之辈,仅仅是听了自己的三言两语,变毅然决然的决定派兵支援,这是何等的见义而果决!

自己以往做的那些义举,和这个一比,好像都算不了什么了。

突兀之间。

太史慈心头蹦出了一个想法。

若是能投奔到曹将军麾下,在如此仁义之士的手底下为一小将,这想来似乎也是相当不错。

不过这个想法只是亮起了一瞬。

很快又悄悄的黯淡了下去。

且待日后再行考量吧。

…………

商定了基本的出兵细节后。

太史慈非常识趣的向曹昂告退。

而此刻曹昂望着太史慈远去的背影,心里也不由得琢磨了起来。

这家伙可是一员猛将,虽然具体的战绩并没有多少,但纵观其前半生的那些事迹,就知此人绝不简单。

功劳簿上无姓名。

只能说是运气不好,投奔了孙吴之后没干到什么大事儿,就因为大限已至,而英年早逝了。

若是能再给他十年时间。

想必表现绝不会差。

即便如此,太史慈的一手精妙绝伦,冠绝天下的箭术,也依旧是名载史册,有切实记录的。

当然现在碰上能够精确制导的曹昂,那排名就要向下一位了。

总之不管怎么说。

对于将太史慈招揽到麾下,曹昂是很有一番兴趣的,他也决定这么做。

方才言谈之中,所表现出来的仁义无双,起的就是这么个作用。

不过眼下这个不是重点。

等到了青州之后,有的是时间招揽,当务之急,还是安排后续事情。

…………

“叔父,昌邑县那边我就不过去了,我会带着麾下兵马,以最快速度直接转进青州。”

“此次机会难得,保全都昌县,解救孔文举,乃是顺带之事,我军的真正目的乃是夺取青州!”

“因此稍后,还请叔父您火速赶回昌邑,将莪的决定转达给我父亲,请看老人家无论如何配合我此次的行动。”

在听到曹昂说他的真正目的,是借助这个机会夺取青州之后。

夏侯渊顿时正襟危坐。

整个人挺直腰背,面目肃然,不敢有丝毫怠慢之意。

“子脩,你说吧,需要怎样的配合,我必一字不落地转达到!”

曹昂从书房中取来一副简易的地图,接着摊开摆在夏侯渊面前。

然后指着北海国东西两侧的齐国、乐安郡和东莱郡等地,左右比划了一阵后,才对夏侯渊说道。

“孔融请我出兵救援,我本人是肯定要亲自往北海国走一趟的,届时我会找个借口,分兵进入左右各郡国。”

“这样一来,兵力分散,想要把青州整个攥在手中,恐怕旷日持久,所以我需要从昌邑县这边也派一支兵马出去,随同一道攻略青州其余郡国。”

话说到这儿。

曹昂又将手指移到了平原郡上。

“平原郡紧挨着袁绍的渤海郡,这里暂且别动,其余地方都是越快越好,以免夜长梦多。”

“对外打出的旗号,就是剿灭黄巾余孽,除恶务尽,且围攻都昌县的黄巾贼中,有大量溃兵溃逃到了周边郡国,所以我们才要率兵进入。”

夏侯渊不发一言。

只是默默的将曹昂所说的要点记下,准备回去之后向曹操禀告。

…………

在休息了一晚后。

第二天清晨。

夏侯渊就带着曹昂专门拨派的五百人马,护送着坐在马车里的甘梅,以及荀彧等几名文臣,返回了昌邑县城。

甘梅作为一名女子。

本就身娇体弱的,根本就不适合长途跋涉,来回奔波那是活受罪。

而且一直待在军中,即便无外人见过她,时间长了也不太好。

因此曹昂只能先将她送到州府,送到自己母亲丁夫人身边,让母亲那边替自己照看一阵。

至于荀彧等文臣。

这一次攻略青州,用不上这些大才,毕竟青州现在就是稀碎一滩,除了乱之外,倒也没什么成建制的抵抗力量,因此无需顶级内政大才总揽事务。

在夺取了控制权之后。

以军事化管理即可。

而等到夏侯渊这边安排好了。

曹昂也当即命令曹纯,率领骑兵充作先锋队,由太史慈领路,先行往都昌县的方向而去。

毕竟大部队的行军速度,可比单人独骑快马加鞭,要慢上不知道多少倍。

倘若没有骑兵先过去压阵的话。

就靠步兵在路上慢悠悠的走,搞不好等到了目的地,孔融坟头草都两米多高了,实在没必要冒这个险。

两手准备皆已俱全。

曹昂随即任命张辽为主将,大军拐头向东北方向行进,绕过了原本的目的地昌邑县城。

如此也可谓是一过家门而不入了。

………………

?月票??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