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光环加身,青州战事一触即发!【6400字求订阅求月票】

曹昂离开了甘家。

接下来的两日时间,又把县中其他几个家族串联了一遍,确认一切尽在掌握,随即便离开了沛县。

继续率兵北上。

准备进入兖州地界,直奔山阳郡的昌邑县,和老父亲曹操会合。

………………

而就在曹昂率兵行进的同时。

位于青州北海国的都昌县。

北海国相孔融,正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整个人是坐立不安。

盖因如今北海国的局势极其恶劣。

不!

准确的说,是他本人,以及他脚下所踩的这座都昌县城,形势极其恶劣。

半月之前。

青州境内残余的黄巾贼,再一次活动起来,在州中各郡县表现的十分猖獗,大肆劫掠所经之地。

而作为北海国相的孔融,为了维护治下的安定,同时清剿乱贼以彰显功绩,赫然决定发兵讨伐贼寇。

然而讨伐不成,却被困围城。

自出兵伊始,至今不仅寸功未建,反倒还被青州黄巾贼渠帅管亥,给率兵围困在了都昌县城中。

眼瞅着城中存粮一日少过一日。

而围在外面的贼兵却步步紧逼,每日攻打城池,不带丝毫停歇,一副非得破城,将他给生擒活捉不可的架势。

如此形势紧急。

孔融又岂能不心下焦躁不安?

“唉!如之奈何啊!”

“正平,敌军如今势大,麾下兵马数以万计,而我军不过数千人,此战兵力悬殊,如何能胜啊?!”

正平就是祢衡祢正平。

这位喷子中的高手,在拿着曹昂写的举荐信,来到了北海国之后,就得到了孔融的热情招待。

并且在与孔融一番交谈后。

二人顺利成为了知交好友。

如今祢衡已经是孔融身边极其受信任,可以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了。

面对孔融投来的迷茫。

祢衡正打算说些什么的时候。

屋外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而后便听见有下人禀报道。

“府君,太史壮士前来求见!”

…………

孔融在稍愣了一秒钟后。

便赶忙让人将其请了进来。

过不多时,一名身材魁梧,猿臂蜂腰,体型健硕,且留有长须美髯的年轻男子,便从外快步而入。

“子义,你来的正好,我正愁心于城外围困着的敌军,不知该如何是好,你可有什么解围的妙策良方?”

被唤作子义的年轻男子。

乃是东莱人士太史慈。

在青州一带薄有名声,此前孔融听闻太史慈年轻时候的事迹后,便多次派人前去慰问。

此番太史慈得知孔融深陷重围,千里迢迢赶来救援,就是因为之前结下的善缘。

此刻听闻孔融的询问。

太史慈连一丝犹豫都没有,不假思索的便拱手对孔融说道。

“府君,城外围困着的敌军虽人多势众,但究其根本,不过是一群无根可依的流民罢了,乌合之众不足为惧!”

“我愿亲领一军,主动出城与敌人交战,必定打出我军的声威。”

“即便不能冲垮敌阵,令敌人撤兵,也势必让他们心生畏惧,从而放松对城池的围困攻打!”

……

太史慈一上来就请求出兵。

这和孔融的想法背道而驰。

相比于主动出城寻找机会,他还是更愿意选择保守,但安全系数较高的守城之法,即便敌人围困的紧,最起码凭借城墙,还能够坚守一段时间。

因此在沉默了片刻后。

孔融摇头表示拒绝。

“贼寇人多势众,兵力之广可谓海量,而城中不过数千兵马,尚需有人守城,便是予你一军,也不过二三千人,又能济得了什么大事?”

“况且子义虽勇猛无比,但终究人力有时穷,行如此冒险之事,若是一个不慎,恐怕反招致城池速破啊!”

太史慈毕竟不是孔融的将领。

他只是前来帮忙的。

因此孔融不听,不愿意主动出城交战,太史慈也不好多说什么。

而正当二人都有些沉默。

不知该以何法破解危局时。

先前正准备开口回答孔融问题的祢衡,此刻却冷不丁的发出了声音。

……

“主动出城,安危难料,可困守城中,也终究有城破的一日。”

“因此依我之见,当务之急还是求援,若能引来援兵,必能解此危局!”

这是老成持重之策。

孔融不由赞许的点了点头。

但随之浮上心头的,却又是另一个难题,让孔融不由皱着眉头追问道。

“若能求来援兵,自然是皆大欢喜,只是如今北海国周边,又有谁可以引为强援呢?”

说到这里。

孔融突然想起来一事。

赶忙用手指了指北海国以西北的方向,接着向祢衡请教道。

“那刘备刘玄德如何?”

“此人颇有几分仁义心气,当初我还与他有过一面之缘,如今他所担任的平原令一职,也是我上奏表举而来。”

“从平原县到都昌并不远,若是他愿意引数千精兵来此,前后花费不了多少时间,将来可解当下之危。”

……

然而祢衡在听闻此言后。

却是缓缓的摇了摇头。

“文举此言差矣,平原县虽近,但刘玄德的实力并不强,他究竟能调用多少兵马,其中可战者又有几何。”

“如此皆是未知之事啊!”

“倘若咱们费尽辛苦,将求援信送到他手里,然而其所率领的兵马,却未能解都昌之围,彼时城池被破,恐怕就只在旦夕之间了!”

一言既出。

孔融不由色变。

祢衡所说的话,正巧打在了他心中的担忧之处上。

刘备毕竟只是一介县令,再强又能强到哪去,比自己恐怕伯仲之间,甚至还不见得有自己强。

向他求援的话。

那天知道能有多少来救之兵。

可别到时候自己的守城之军,与刘备的援兵合在一块,被外面包围的黄巾贼,给一口气包圆了。

那可就真成了天下笑柄。

……

想到这里。

孔融当即向祢衡拱了拱手。

接着认真请教道:“那不知以正平之见,何人可引为强援?”

祢衡信手指了指西边。

接着语气坚决的说道:“以在下愚见,兖州曹孟德及曹子脩父子二人,才是当下最佳的选择!”

话音刚落。

孔融当即为之恍然。

…………

?月票??推荐票?

ps.月底了,求月票兄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