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约法两章,叔父切莫相违,勿谓言之不预也!【求订阅求月票】

当着他身后郡府中诸多官员的面,声音洪亮而又清晰的说道:“说什么劳师动众的话!”

“以子脩你如今的成就,又率精兵强将前来相助,叔父原本是打算出城二十里相迎的,只是苦于人员庞杂,这才最终改为城南五里处!”

一番寒暄客套之后。

韩馥已经成功的将曹昂,摆到了一个相当高的位置,而他自己则主动以低姿态来面对。

其实韩馥之所以会有如此行径。

不仅仅是因为需要倚仗曹昂的存在,才能保住这个冀州牧的身份。

更有一层目的,就是通过把曹昂的架子捧高,来给冀州州府的官员们提振信心。

让那些因为近来冀州诸多乱象,而人心惶惶的州府官员们知道,咱们来了一位强而有力的帮手,而非小杂鱼!

事实证明,这个方法颇为有效。

跟在韩馥身后的那些官员们,不少人脸上都出现了振奋的情绪。

……

由于有这么一大帮子人前来迎接。

再让大家伙一块跟着大军缓步行进,那就有些不太合时宜了。

因此曹昂命令张辽率大军在后,自己则与荀攸等人,随韩馥先行一步,前往高邑县城。

在前往县城的路上。

韩馥先后向曹昂介绍了几位自己的心腹,有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以及曹昂比较在意的沮授沮公与。

在和这些人先后见礼之后。

曹昂就将注意力稍稍放在了沮授身上,头戴正冠,身着文士服,相貌看起来倒是颇有堂堂正正之风。

要说韩馥手中的班底内,曹昂最想挖过来的人才,这哥们绝对榜上有名。

在东汉末年这个浩瀚纷乱的时代中,沮授属于档次比较高的文臣谋士。

有眼界,有大局观,非常擅长在大战略方面的制定,徐图缓进之策,绝对是有点东西的。

……

当然。

这哥们眼下并不好挖。

因为沮授同样具备忠诚的属性。

除非曹昂将韩馥整体吸纳,否则很难单独招揽沮授,袁绍就是这么做的。

而沮授在投靠袁绍,并于官渡之战兵败,被自己老爹曹操擒获后,也是宁死不降,临死之前都想着偷偷溜回袁绍的地盘。

可想而知,招揽的难度有多大。

对于沮授这名人才的安排。

曹昂的打算,是要么借机从韩馥那里骗过来,要么就暂且先留在韩文节的手里,待日后将韩馥整体吸纳。

反正只要韩馥不灭,那自己拐不走的人才,别人也拐不走。

而除了沮公与之外。

韩馥手底下还有张颌、高览二员大将,这两位在州府的官职都不高,处于寻常的军司马一档。

只要运作得当。

招揽到手是难度不大的,因此曹昂确实有点想法,只不过眼下他和韩馥才刚刚碰上面,准备开始深入合作。

这种挖人的事情,只能说容后再议了,不能因小而失大。

……

用过接风宴。

郡府的诸多官员纷纷散去。

曹昂则在韩馥的邀请下,单独与其到书房中秘密会谈。

在将周边所有的下人通通赶到别的院子,并让典韦把守在外面,不允许任何人靠近之后。

房门“嘭”的一声紧紧合上。

随着门外的脚步声逐渐远去。

韩馥脸上那原本平静而淡然的神色,便在瞬息之间冰消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咧嘴狂乐的模样。

无声的狂笑了一阵后。

韩馥便迫不及待的,对曹昂比出了一个赞扬的手势,接着语气中满是由衷之意的赞叹道。

“子脩,高,实在是高啊!”

“一招祸水东引,不仅让袁本初那所谓渔翁得利的谋划,于顷刻之间付之东流。”

“甚至还成功解救了冀州之危,拖住了公孙瓒的脚步,并让公孙瓒和袁绍两方都为此而损兵折将。”

“着实是一举数得之高招啊!”

这些话可能在韩馥心中憋了很久了,以至于曹昂一来,他便忍不住尽数倾诉而出。

毕竟作为冀州风暴的一个风眼,韩馥可以说是整张棋盘上相当重要的一个角色,但他在此前的诸多事件中,几乎没有打出过什么好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