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改进粮种,迫在眉睫,何人可担此重任?【双倍求月票求订阅】

说到这儿。

曹昂对荀彧示意了一下。

“在除去了往昌邑县的这批粮食后,你再看看咱们的存粮还够不够,如果还是有些困难的话,到时候我反过来,从山阳郡往这边要点粮食。”

听到战争已经胜利。

接下来要进入长期和平之后。

荀彧肉眼可见的松了一口气。

这个后勤主管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前面动一动,他身上的压力就倍增。

如今两大开支斩掉一项。

压力自然而然也就小了。

“将军不必劳神,战争既然结束,那我等便可全力休养生息,这边多少还能支应一阵子。”

在得到了确切的回复后。

曹昂也不由得稍稍放心。

不过他突然想起,自己今天来找荀彧要谈的正事,就于猛然之间惊觉,琢磨到了一个办法。

……

“文若,有一件事我要提前知会你,眼下青州黄巾之乱已经解决,我准备再往返一趟昌邑县后,就准备动身前往东郡,就任太守一职。”

“所以需要你先行替我打个前瞻,带着一批兵马过去,接手东郡的大小事务,同时扫清掉那些刺头。”

“等到把东郡牢牢的掌握在手中后,我们便可启用一部分东郡府库中的粮食,用来养这些开垦军屯的人。”

听到曹昂如此安排。

荀彧先是愣了愣。

接着赶忙站起身来,郑重其事的拱手作揖,点头言道。

“将军吩咐,岂能不从,待这边的事务交托之后,属下便可即日启程。”

“且若有东郡之粮,想必这边的负担将大为减轻,足可支应到军屯初见成效之时。”

曹昂拍了拍荀彧的手臂。

示意他坐下来。

接着温声和气的说道:“不必心急,眼下随我前来的大部队还在路上,等到文远他们抵达之后,你届时与军队一同出发也不迟。”

“毕竟东郡一郡之地,北连冀州,西接河洛,郡中肯定是势力复杂,山头派系林立的。”

“倘若没有军队傍身,很多事情不见得有那么好办。”

对此,荀彧倒是颇为赞同。

不过他对自己也卓有信心。

别看他天天处理内政,整日里忙着后勤,和后方军政事务。

就以为他只会这些。

实际上他玩起谋略、手段来,同样是一等一的高手。

只不过他内政更加突出罢了。

……

聊完了正事之后。

二人接下来又相谈了许久。

主要是曹昂在给荀彧讲述,前线发生的诸多事情,以及其中大小细节,还有袁绍派人送来粮草这件事情。

而荀彧则针对这些事情。

发表属于自己的看法。

同时分析其中的深意。

同样一件事情,在经过了荀彧的分析之后,曹昂倒也多了不少看问题的角度,有了更多其他的想法。

而荀彧则为曹昂的诸多操作,感到阵阵惊叹和赞赏不已。

一时之间。

二人倒是相谈甚欢。

氛围可以说是极其热烈。

只是正当他们谈论起一件事情的时候,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随后便听到,有人在门口扣门,同时小心翼翼的询问。

“文若先生,您在里面吗?”

荀彧怔了怔。

随即很快反应了过来。

“将军,想必是铄公子来了!”

……

“兄长!”

方才推门而入,便看见曹昂端坐一旁,曹铄顿时有些诧异的惊呼一声。

他今日的行程和往日也没什么区别,只是却不料在这儿,碰上了阔别已有一段时日的大哥。

对于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

曹昂对他的关怀和偏爱,自然也不会比妹妹差了多少。

此刻看着眼前这个做书生打扮,但却因为身躯太过瘦削,而导致连衣服都有些撑不起来的文弱青年。

曹昂不由暗自摇头。

这小子还是有些太虚了。

就瞧他这副模样,虽然不至于夸张到风一吹就倒,但也绝对好不到哪去。

若是不能多加调理,把这身子骨养起来的话,恐怕情况多少有些堪忧。

心下有了定计之后。

曹昂面带笑意的起身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