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点齐兵马,我兖州牧曹操将背水一战!【求订阅求月票】

“啪!”

曹操在济北国的位置拍了拍。

面带笑意的说道:“鲍伯义乃是我知交故友,且有一颗忠义之心,我若修书一封,他必定率兵前来相助。”

“而任城国与山阳郡唇亡齿寒,若是黄巾贼攻来,他们不尽全力相助的话,下一个倒霉的就是他们!”

“至于泰山郡太守应劭,此人我并不熟悉,只能说权且一试,能否成功,那就不得而知了。”

一边说着。

曹操又一边把这条给记录下来。

显然对陈宫的建议也全盘接受。

只是正当他打算说些什么的时候,曹昂突然拱了拱手,起身来到地图旁,分别用手指向鲁国和沛国。

略带一丝笑意。

颇有些阴险的说道:“父亲其实大可不必局限于兖州境内,离我们最近的豫州鲁国和沛国,你也完全可以差人送信过去,让他们务必出兵相助。”

“不妨告诉他们,倘若他们拒绝出兵支援的话。”

“那咱们就退守济阴郡,放开往东和往南两条路,彼时遭殃的就是他们了,派不派兵都随他们!”

关东一带几个州之间,版图是犬牙交错,互相延伸。

像豫州的沛国,就有很大一块是突入到兖州腹地中,而鲁国更是被兖州两个郡夹在中间。

因此兖州要是出了事。

这两块地方也难以独善其身。

故而此言一出。

包括曹操在内。

厅堂内的众人都有些忍俊不禁。

甚至如夏侯惇几人,都忍不住笑出了声,这法子实在是太坏了。

不过嘛……咱喜欢!

曹操更是摇头晃脑的,在竹简上写下了一行小字,同时给出了肯定。

“子脩所言甚是,蚁贼作乱,这是整个关东乃至全天下,都需要面对的事情,而非我一家一姓。”

“这周边郡国出兵出力,再不济出现粮草钱财,也是合情合理之事!”

“切不可让他们独善其身!”

……

“文若和公台所言,都是老成持重的良策,我以采纳之,不知在座诸位,可还有何妙策良方?”

曹操得了一个基本章程后。

心情总算恢复了一些。

对于接下来和黄巾贼一战,曹操也算是稍微有了一些底气。

而在他发问过后。

如今已经募兵回来,同样参与了这场议事的卫兹,却在这个时候站了起来,快步来到厅堂中央。

接着向左右拱手,同时对曹操微微躬身,随后颇有些疑惑的问道。

“府君,眼下黄巾贼主力攻破了寿张县,挡在他们面前的,则是位于西南方的大野泽,而顺着大野泽两侧,同时有东西两条行军路线。”

“倘若黄巾贼主力率部往西线走,想要趁着我们调兵去往昌邑县时,打我们一个出其不备,顺着运城一路南下,直取我们后方,那又该如何是好?”

“恕属下直言,黄巾贼大军之中,想必也有身具谋略之辈,故而这个可能性,我等不能不防啊!”

卫兹的言语顿时让众人一静。

随后都不由的皱起眉头来。

曹操更是豁然转身。

眼睛死死的盯着大野泽以西。

大野泽作为兖州中部比较大的湖泊,是济阴郡、山阳郡和东平国三郡的交界处,同时连接三方。

而黄巾贼,目前就处在东平国寿张县,敌人的确有可能不走寻常路,改道往西行进,也就是经过先前张辽所镇守的运城。

如果真走这条路的话。

那就有些麻烦了。

这意味着曹家,不能够把所有的力量,全部押注在山阳郡这一边,否则一旦被人摸黑抄了背后,那可就要栽一个天大的跟头了。

只是分兵把手的话……

本来眼下力量就不足。

握紧一个拳头,都还需要东奔西跑的,到处让别人出兵支援,集合各处力量,才能够与敌人一战。

倘若还需要顾虑敌人走另一条路。

要同时握紧两个拳头。

那唯一的结果,就会是两个拳头都没握紧,被敌人一击而散。

这下曹操有些为难了。

……

正当他不知该如何安排。

而厅堂中众人都在沉思琢磨之际。

荀攸突然从座位上起身。

快步来到场中央,这下顿时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不由都将目光转向他。

而曹操在看见荀攸之后。

眼睛顿时一亮。

这荀公达可是各有急智之人。

而且在行军作战,战略战术等方面极为出色,拥有着相当强悍的能力。

此前青州黄巾滚滚而来时。

荀攸一句“御敌于郡门之外”,曹操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想必在自己看来头疼上火的问题,对荀攸而言,不过是小事一桩。

曹操当即用希冀的目光看着荀攸,期待这位大才能说出什么惊人之语。

而荀攸也的确不负所托。

朝着众人略微拱手行礼后,便朗声笑道:“其实在攸看来,府君完全不必忧虑此事,黄巾贼根本就不可能走运城南下进入济阴郡,他们只会选择走正南方向进入山阳郡。”

语气斩钉截铁。

一字一句间皆是毫不迟疑。

这无疑给曹操喂下了一颗定心丸。

也使得众人心下一松。

只不过兵家大事,关乎到整个兖州的境况如何,这一战也和曹家的命运相互关联,只有战争取得大胜,曹家才能顺理成章的,牢牢掌握整个兖州。

反之则前景堪忧。

因此即便荀攸说的如此确凿。

曹操本着谨慎的态度,还是详尽的追问道:“公达何出此言,莫非是心中已有定计,又或者是有何凭仗?”

……

面对曹操的刨根问底。

荀攸自然不会卖关子。

在对着曹昂微微颔首之后,右手微微抬起,掌心向上,指向了曹昂。

“在下之所以如此笃定,其实完全是因为曹将军!”

“嗯?”

曹操不由的发出了一记疑惑的鼻音,转头看了看自己的儿子。

这事居然还和我儿有关?

当然他并未说什么。

只是等着荀攸的下文。

荀攸收回手掌,稍稍向前一步,接着将他的想法娓娓道来。

“曹将军在廪丘县大败黄巾贼,以区区数千兵马斩首上万,并俘获了数万贼兵,北方数县不仅纹丝未动,甚至连前来劫掠的敌军,都被打得溃散。”

“如此辉煌大胜,天下皆为之震惊,整个北方数州之间,都在流传着曹将军的威武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