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昭姬:姐姐我啊,今日高兴的呢!【求订阅求月票】

只是听到曹昂说的控制在万余内。

曹操还是忍不住叹息一声。

曹家还是太穷了!

连扩军都不敢多扩,生怕导致后勤和财政崩溃,毕竟战鼓一响,黄金万两,养活一万军队和一万流民,那完全是两个概念。

要是像袁绍、袁术这两兄弟一样有钱就好了,完全可以招收个两三万兵马,那都不在话下。

而在记下了这一条之后。

曹昂另起一列。

继续书写。

“其次便是挑出,身体比参军者稍稍弱上一些,同时性子比较温顺听话的,把他们安排到几处矿山劳作。”

“孩儿在单父县等地发现了几座矿山,有铁矿和炭,如今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只是那边没有大量驻军,因此必须挑选老实听话的人过去。”

矿山很重要。

尤其是铁矿,其作用程度之大,曹操也是心中有数。

因此这一个安排必不可少。

……

“挑去了这两部分人之后,剩下的人你打算怎么安排呢,是把他们打散分配到各个县城,让他们充作兖州人口,还是说有其他打算?”

挑掉了精锐。

剩下的就是普通青壮年了。

过往的历史之中,对于这种成分的俘虏,有很多势力领导者是选择直接放掉,只要你不再作乱,也不跑出我的地盘,那随你怎么折腾,反正也是我统治地界上的人口。

只是曹昂并不打算这么做。

他把毛笔一搁。

接着转过头来,面带笑容的对曹操说道:“就这么把他们放了,那岂不太可惜了,怎么着也得让他们替咱干几年活。”

“再说眼下他们不过是一群流民,没有余粮,即便是放归各个县城,恐怕他们也没法养活自己,到头来反倒是给咱们治下各县,添了不少麻烦。”

“因此在孩儿看来,与其放任自流,不如行以工代赈之法。”

“何谓以工代赈?”

曹操稍稍有些茫然。

对这个略显专业的词汇,并不是很能搞懂,尽管他理解赈灾是什么意思。

而面对父亲的疑惑。

曹昂又从桌上翻找出一幅地图。

定陶县地图。

接着在上面标注了农田的地方画了一个圈,笑语晏晏的说道。

“所谓以工代赈,就是让流民替我们干活,而咱们则出些粮食,暂时养着他们,等到兖州的情况好转,再把他们放归做普通百姓。”

“而这个干活,可以是修筑城墙,铺设道路,甚至替咱们养马。”

“不过当下咱们曹家最需要的,还是粮食,因此您完全可以规划出一大片土地,当做军队的军田。”

“然后以军队的名义把这些人招入军中,不需要他们上战场,只要为军队开垦田地,进行耕作即可。”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粮食储备,还能妥善安置这些人,没有浪费这些宝贵的青壮。”

……

曹操眨了眨眼睛。

先是看了看地图。

接着又抬起头看看曹昂。

随后忍不住比出了一个赞扬的手势,由衷的佩服道。

“高!”

“我儿实在是高!”

曹操这下是彻底服了。

军屯制他是懂的。

就是军队战时上战场,但无战事时就充作农民,进行劳作耕种,从而获得大量的粮食储备。

而曹昂眼下这个法子。

就是把军队替换成了流民。

后者所需付出的代价相当渺小。

只要确保他们的口粮,并且给他们画几个饼,承诺替军队劳作几年后,就分给他们一块属于自己的田地。

想必这些历经流离失所,过惯了朝不保夕生活的流民,会非常乐意成为军队旗下的一员。

当然。

在产出第一波粮食之前,前期这些流民的口粮,是需要官府来拨给的。

这也是一项非常大的开支。

曹家目前还扛不住。

但曹操毫不担忧。

等到解决了兖州的大乱子,自己挤掉刘岱,担任兖州牧之后。

完全可以调动一州之力,届时养活这几万人,丝毫不成问题。

曹操越想越觉得此计可行。

他甚至站起来,左右踱步了一圈。

一边拍着巴掌,一边口中念念有词的说道:“不仅如此,若是日后我们还需要再行扩军,甚至能够就近从这些人当中选取,不必再费时费力的招募。”

“此计大妙矣!”

曹操举一反三。

想出了这拨人的另一种用法。

那就是做预备兵。

思及此处。

曹操赶忙从桌案上,拿过先前那份竹简,然后刷刷刷的,在边上记载下了第三条。

如此过后。

他才方觉稳妥。

……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

父子二人又秘密商谈了几件事情。

包括曹操在认识到骑兵的巨大作用后,决定继续扩大骑兵的规模。

打算让曹纯鼓足干劲,持续购买战马,训练骑兵,争取将骑兵打造成曹家手中的一张王牌。

为此曹操甚至决定,向骑兵营倾斜军费开支,以表达自己的重视。

除此之外便是密切关注寿张县战场,时刻注意刘岱的动向。

整军备战。

让麾下军队继续保持半战斗状态。

一旦得到刘岱大败给黄巾军的消息,那曹家父子就得准备调动兵马,直奔昌邑县,出面收拾烂摊子了。

这些事情都商量的差不多了。

曹昂才向父亲告辞离去。

……

只不过他在出了太守府之后。

并未立即回家。

反倒是差人将许靖给找了过来。

由于眼下兖州未定,还不适合搞什么月旦评之类扬名的东西。

因此曹昂的“自己评价自己”的计划,实际上还尚未展开。

而作为这个计划的核心人物许靖,自然也是处于半赋闲状态。

平日里也就帮衬着,处理一些郡中县里的公事,没什么事的时候就搁家歇着,生活倒也颇为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