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我,董卓,绝不会再被忽悠!【求订阅求月票】

……

在心里默默的给自己上了一道枷锁之后,董卓拆开了密封的竹筒。

从中抽出了曹昂给他的密信。

足有好几大张。

“明公亲启,袁绍举兵之时,天下云集响应,关东之地各郡县之间,皆是起兵呼应袁绍。”

“我麾下不过两千兵卒,于此滔滔大势之前,真如蝼蚁一般,胆敢反对袁绍,顷刻之间便会化为齑粉。”

“且公拜韩馥为冀州牧,此人却是倒戈相向,与袁绍沆瀣一气,二人合力之下,我之虎贲营进退两难。”

“迫不得已,为图自保,只能假意加入联军,望公谅解。”

光是这封信开头的几句话,就令董卓不由的陷入沉思之中。

他虽然心里认为曹昂是在耍手段。

但也不得不承认,这几句话说的的确是事实,并非妄言。

设身处地的想。

倘若是自己率领两千人,处在那样的环境下,恐怕不会比曹昂做的更好。

前有袁绍,后有韩馥。

除了投靠讨董联军之外,似乎没有别的选项了。

尤其是曹昂在信上提到的,自己任命韩馥为冀州牧,董卓一想到这件事就觉得有些尴尬。

此次讨董联军的各路人马。

有一大半就是出自于他的任命。

要论谁才是真正的背叛者,恐怕董卓本人当居首位。

……

就这么几句话。

董卓心里的怒气已经消了一大半。

对曹昂先天性的怀疑也削减不少。

这小子会不会是真的假意投靠联军,实际上是在给我做内应?

董卓晃了晃脑袋。

努力的把这个念头给抛了出去。

压下心思,继续阅览密信。

“昂知董公恐难全信于我,毕竟口说无凭,未亲眼所见之下,谁也不知事情真假,我唯有几份例证。”

“其一,袁绍与袁术兄弟二人争夺盟主之位,乃是我从中挑拨,使得二人对彼此皆有怨气,联军内部各路人马被迫分成两派,联盟已有裂痕!”

光是这第一段话。

就让董卓不由的眼前一亮。

如果这件事情真的是这小子做的,那他可以说是居功至伟了。

他在联军内部是有眼线的。

只是这个眼线的级别不高。

只能从别人口中得知消息。

但最起码像袁绍成为盟主,并且这个盟主之位得来不易,经历过一番唇枪舌剑的争论,这样的事情,董卓是能够得到消息的。

事情是真。

就是不知是否为曹昂的手笔。

……

姑且压下心头。

董卓继续向后看。

“孙坚于成皋关兵败于华雄之手,我曾向众人建议严惩孙坚,以至于孙文台险些为袁术所杀,若非袁绍顾及临阵斩将实为不详,恐孙坚已死于非命。”

看完最后一个字。

董卓顿时瞪大眼睛。

整个人颇有些震惊的,重复了一遍上面的文字。

他现在有点相信,曹昂是真的在联军内部做内应了。

这么脏的手段。

恐怕真的只有曹昂能玩得出来。

孙坚不过是输了一场,这小子居然直接要人家的命。

不过有点可惜的是未能成功。

否则联军必损一员大将。

在这件事情上,董卓觉得曹昂应该不会骗自己,毕竟他只要随便发动一下眼线,就能够得到消息的真假。

众人是否真的议论过,要不要严惩孙坚,以及袁术是否有杀掉孙坚的意向,这些一探便知。

到了这个阶段。

董卓已经有点相信曹昂了。

或许他真的是在忍辱负重?

……

再往下看时。

就是曹昂列举的最后一个例证。

也就是吕布在书信中提到过的,孙坚断粮之事,也是由他出的主意。

一想到这里。

董卓赶忙在桌案上一阵翻找。

接着将前些天,吕布给自己发来的请功战报找了出来。

上面言辞凿凿的表明将孙坚击退。

吕布在这些战报中玩的花样,董卓自然是清楚无比,说是击退,实则是孙坚自己退走了。

那么就证明这件事的确发生过。

这样一结合起来。

三件事都是曹昂所做的话,那恐怕可能性最小的一个选项,反倒是真相。

也就是曹昂真的是迫不得已加入联军,但即便身在敌营,心却在自己这边,一个劲的在联军内部搞破坏。

如果真是这般……

嘶!

董卓不由的深吸一口气。

莫非真的错怪这小子了?

……

董卓还是觉得有点难以相信。

毕竟这几个例证依旧是口说无凭。

他也没有亲眼看到过,是曹昂在暗中使坏。

当然。

最下面还有一张信纸。

……

?月票??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