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我的功德和名声都要形成法相金轮了!【求订阅求月票】

袁绍却有些惊讶的发现,少了两个人,左边两个位置是空的。

他不由疑惑的开口道:“陈王殿下和子脩为何不在?”

众人皆疑惑不解。

唯有曹操站起身来,对袁绍以及在场众人微微拱手,向他们解释道。

“昨日在破城之时,子脩在城北发现了几座王侯墓,无一不是露天敞开在那儿,其中的金玉珠宝被盗掘一空。”

“他怀疑是董卓为了搜刮钱财,专程派人到处掘墓开棺,把整个洛阳周边的帝王冢,公卿墓给挖了个遍。”

“由于不忍心看着这些墓冢曝于荒野,故而今日一早,子脩便连同陈王殿下一道往城北而去,打算率领兵马将这些被掘开的坟墓填平。”

……

曹操话音刚落。

帐内顿时一片哗然。

众人都有些吃惊的看着曹孟德。

万不曾想会听到这样的回答。

他们想过曹昂和刘宠,很可能是发现了什么,又或者寻到了什么好处,所以暂时不在。

可真没料到,他们是去做这样费力没好处的事情。

没错!

在众人眼中。

修复填平被毁坏掘开的王侯墓,就属于吃饱了没事做,花那闲工夫,却得不到什么好处的事情。

做这种事是需要消耗人力物力的,有这精力,让将士们多休息两天,绝对都比这划算。

况且眼下可是分资源、分好处的时候,曹昂却不在,反倒去填坟了。

莫非这小子对汉室忠贞到了这种地步,可以舍一己私欲,只为汉室?

大家下意识的绝对不可能。

可是那被掘开的王侯墓中,已经被董卓给挖空了,不剩半点好处。

除了说曹昂一心为公外,再没有别的比较合理的解释。

一时之间。

众人感慨万分。

他们这些参与了讨董联盟的,自问多少也算个忠臣。

可是和曹昂一比。

就多少显得有些不太纯粹了。

有些事往往就是这样。

越是做不到的,就越敬佩能这样做的人,不愧是天下间盛赞的忠贞死节之士,令人自愧不如。

……

远在城北的曹昂。

并不知道袁绍等人在如何对他进行夸赞,只是负手立于一旁,默默的看着手底下的士兵们,在那填土夯实。

陈王刘宠和许靖,则分立他左右。

不得不说。

董卓这家伙动作是真的快。

早知道他会偷挖挖帝陵,掘王墓,没想到几个月的时间,都一路挖到巩县了,想来洛阳周边应该被他挖干净了。

也不知这黑胖子从中得了多少东西,真该榨一榨他身上的油水。

城北的这几座王墓不小。

虽然数量不多,但规格都是实打实的王侯之墓,填埋起来还挺费劲。

尤其董卓下令掘墓之时,用的都是最快最省力的暴力开挖法,丝毫不顾及对墓葬的破坏。

这也导致后续修复难度增加不少。

不过越是这样。

越能显得曹昂用心良苦,出力甚重,同时作用也更大。

……

曹昂可不是吃饱了撑着,跑来做这事,而是另有目的。

修复王侯公卿墓葬。

这就是荀彧在布条上所献的计策之一,并表示此事优先度极高。

只要曹昂这么做了。

就一定能收获一批人的好感。

同时也能再一次将他的名声传播出去,彻底把他汉室忠良的名头钉死。

往后谁要敢质疑他忠贞爱国之士的身份,光是把做过的这些事情甩出去,都能把那人的脸给打肿。

倘若功德和名声能够实质化的话。

此刻曹昂的背后,就应该是一圈圈的金色光轮,能把人的眼睛闪瞎。

日后他所到之处。

那就不单单是朋友遍地,天下之人往来结交了。

而是闻其名,知其身份者,都会怀揣着尊敬崇拜之意,前来拜见他。

甭管是什么天下大儒,又或者海内名士,在知道曹昂的这些事迹后,都只能与他平等论交。

除非他们辈分高。

否则绝不敢仗着身份摆架子。

啧!

想想都觉得有点带劲。

……

花费了一整个上午。

在大量士兵的动作下。

总算回填修复的差不多了。

期间一直有各路诸侯群雄前来观望,在发现曹昂确实是在做实事后,一个个对他交口称赞。

只不过当他们表示也要派兵过来帮忙时,曹昂是连忙拒绝。

可不能让你们分摊了我的名声!

就是一滴都不能分出去!

……

?月票??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