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胡大的高光时刻

清末的法师 黄文才 3324 字 2个月前

毕竟从莫斯科传来的消息说,皇帝陛下已经气炸了。

谁能率先抓住赵传薪,别管活的还是死的,皇帝肯定龙颜大悦,说不定他就能顺理成章的晋升少将衔。

正好冬天容易运送尸体,想想看莫斯科百姓围观赵传薪尸体的样子、朝中群臣不吝夸赞的场面就令人兴奋。

维塞拉克说:“上校,与其让他们在前面蹦跶捣乱,不如我们用计将他们全歼?我们现在沿着铁路干线走,我知道前方有一条原来的驿道,虽说难行,骑马要绕15里路,沿着铁路却只需要8里。我们可在此处就地休整,派骑兵绕过去拦截,前后夹击,他们唯有向东进入这片农田。到时候我们大军三面包围,他们就别想逃跑了。”

斯塔尔克看着地图陷入沉思。

半晌后点头:“可以一试。”

另一边,车和札对胡大说:“他们停下了。”

步兵停了,分出一部分架设机枪阵地布防,后方骑兵则游走仿佛在探查周围是否安全。

巴当阿以拳击掌:“此时天日尚早,他们本不该休息,看来我等拖延他们行军的目的已经达成。”

这话说的胡大心里一动。

俄人作风粗糙,久居北地苦寒之处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性,就如同斯塔尔克说的那样,死几个人真不算什么。

他们会因为胡大给带来的刮痧伤害就停军休息么?

胡大眉头紧锁,战场瞬息万变,凡事都要警觉,尤其他不愿意损兵折将给赵传薪拖后腿。

“快,取地图来。”

以前这里都是中国的土地,地图是有的。

后来赵传薪又根据入沙俄境内实勘丰富了一些细节。

俄人管此地叫达斡里亚,即外贝加尔。

此处的铁路,其实是沿着原本的道路修建的,这样可以省时省力,不必逢山开路。原本的道路,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铁路就会绕行。

胡大看着看着瞳孔收缩:“原本这里是驿道,而我们在铁路这边,他们的骑兵可以绕到我们身后去。”

他们一直游走于沙俄军队的外围安全距离,大概是一公里左右。

这个距离,即便是重机枪也难有杀伤力。

但是如果被敌人绕后,两面夹击,那他们可就糟了。

胡大额头沁出冷汗:“麻辣个币的,真狡猾。”

巴当阿、布隆阿和车和札没看懂。

车和札问:“怎么说?”

胡大给他们指了指路线,解释了一通。

三个总管神色立刻紧张起来。

他们这才明白为何赵传薪让看上去平平无奇的扎那当总卡官而不是他们。

胡大真是谨慎,不放过任何细节。

这当然是他们想多了,赵传薪完全是因为不想给他们放权而已。

“怎么办?”

胡大冷笑:“既然已经窥破了他们的诡计,那我们便将计就计,阴他们一下。”

说完带队往南跑。

那边沙俄军队见状无所谓,反正胡大等人走走停停,他们已经习惯了,总归不会跑远。

胡大带人向后走直线,且一人双马换乘,人不停马不停,很快就过了岔路口,找地方埋伏起来。

他们这次来只带了一挺俄式马克沁,拆解开驮在马背上,此时安装架设不在话下。

哥萨克骑兵果然没多久出现在岔路口。

车和札低声道:“我们此时开打?”

胡大却摇头:“等等,看看他们想干什么。”

这些骑兵从马背取出长条形金属,挖坑埋进土里。

车和札、巴当阿和布隆阿不明所以:“他们在埋什么?铁蒺藜么?”

胡大举着望远镜面色铁青:“铁蒺藜?比那可阴毒多了。这是地雷,人踩在上面能炸没两条腿。”

他听人说过,日俄战争时,沙俄对付小日本用上了很多利器。

其一乃马克沁,让乃木希典怀疑人生;其二是铁丝网,前期只是阻拦脚步,后期通电,日本人碰着就电死;其三是迫用水雷和47mm舰炮改制的水雷迫击炮,也是第一个现代迫击炮雏形;其四就是地雷,沙俄设下诸多陷阱,地雷无疑是最阴毒的武器,即便到了二战时期依旧臭名昭著。

众人闻言倒吸一口凉气,旋即大怒。

这要是踩上面,勿论人马,估计都要遭殃。

“焯!干死他们。”

胡大冷笑:“等等,先让他们埋。”

他们似乎没有带太多,因为会埋雷的技术兵较少,横向八个雷,纵向三排,埋完后得意洋洋,似乎想到了胡大等人踩上面人仰马翻的场景。

这时候,胡大才下令:“开火!”

塔塔塔……

砰砰砰……

哥萨克骑兵万万没料到,他们绕后,胡大也绕后。

螳螂捕蝉,蝉迎风就长摇身一变成了黄雀。

哥萨克骑兵被打个措手不及,而且胡大他们带着一挺俄式马克沁,两百多米距离杀伤力惊人。

有哥萨克骑兵本能上马,向北逃窜。

他们显然忘记刚刚埋了地雷。

轰……

轰……

众人总算见识到了地雷的威力。

不能说很大,但踩上去的人绝对遭殃,比如此时两匹断了马腿的哥萨克骑兵,大腿也被弹片划伤。

于是他们进退维谷,后撤有地雷,原地反击连枪栓都没拉呢,进攻要面对马克沁。

胡大兴奋的吼道:“稳住,稳住,记住训练时的动作不要走形……”

胡大,本名扎那,这一刻成了他人生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之一,往后酒酣耳热时没少拿出来吹嘘,就像刘宝贵经常拿哥仨用冷兵器对荷枪实弹绺子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