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三点射,军官全死

清末的法师 黄文才 3428 字 2个月前

徐世昌说:“认为赵炭工不足为虑者,因为他总是单枪匹马行动,一人浑身是铁打得多少钉儿?可觉得赵炭工可怕者,是因为赵炭工总能给他们造成伤亡以外的破坏,比如凿沉战舰,比如破坏铁轨和电报线路。时代变了,军马未动粮草先行,没了铁路和电报,没了战舰,哪怕先进如列强也寸步难行。看着吧,这一场其实赵炭工已经赢了大半,沙俄必然妥协。”

周树模觉得徐世昌太乐观。

那个泱泱大国,岂会因为铁路和电报线路就放弃颜面和利益?以前没铁路和电报线的时候,难不成还不行军打仗了?

他最后恳求说:“总督大人,此事还需上报朝廷为好。”

别最后闹出大乱子,责任都推到他身上,他可担不起。

徐世昌也不为难他:“好,本官这就上报朝廷。”

给朝廷发电报,朝廷的回复是:既已自治,与本朝全无干系,局外中立。

俨然当初日俄在关外发动战争场面重演,清廷要置身事外。

……

当出了城,赵传薪就和队伍分开了。

他先去把乌苏里铁路中段位置给掐断,以免沙俄陆续增兵。

之后在群山中横着向西走,在勉强能认出来的古老驿道上飞驰。

当初《尼布楚条约》签订,有人说这不算失地,只是明确了边界,断绝清廷北拓的可能。

也有人说算是失地,因为贝加尔湖等300万平方公里土地被占。

在赵传薪看来这就算失地了。

沙俄人口也管不过来这么多土地,至少现在难以全面开发。

沙俄可以占,那他为何不可以?

放那看着也乐呵啊。

但这肯定不能一蹴而就,得慢慢蚕食。

这个蚕食分为几步,眼下全面夺回海拉尔地区,再吞了阿巴该图洲和额尔古纳河右岸沿线土地。

后面有一战,沙俄动员1200万军队,因为沙俄将领昏聩无能死伤逾500万兵力,那是第二个机会。

等沙俄奄奄一息,另一伙人趁势而起,沙俄内乱的时候是第三个机会……呵呵,还有第四个机会,但那次机会不足为外人道,赵传薪觉得自己心里清楚就可以了。

四次机会,要是还不能将贝加尔湖夺回来那他就白折腾一场。

这一路上思考着这些事便不觉得无聊。

终于发现了后方炮兵部队的身影。

炮兵和辎重营走的都很慢,加一起才千人冒头。

赵传薪从山上突然侧面冲入人群。

塔塔塔塔……

有事没事先来一梭子子弹。

仿麦德森贴脸开大。

在对方措手不及的情况下,打的炮队和辎重队哭爹喊娘。

“敌袭……”

任何叫喊无济于事,这次赵传薪可没有藏私,清空仿麦德森弹夹无缝切换战神M1907,踩着缥缈旅者游走射击。

他的这种战术,别说此时,就算放一战、二战时期照样让人懵逼。

突突突突……

俄兵成片倒下。

赵传薪一边开枪一边喊:“斯拉日,阿路日啊耶,涅乌比要姆……”

都是找翻译现学的散装俄语,大概意思是缴械不杀。

杀一路喊一路。

不带换弹夹的,用完一把直接抄另一把,从仿麦德森到数把战神M1907,再到戈德伯格M1907……真的他双臂发麻。

砰,砰,砰……

场面一度混乱。

俄兵反击,却频频误伤自己人。

赵传薪速度太快了。

清空内存,他取出了许久不用的精灵刻刀,在密集人群中比枪还好用。

嗤嗤嗤……

真·砍瓜切菜,沾着就断,碰着两截,腥风血雨,肚破肠流……

一个来回血流成河……

打?

打不着。

跑?

跑不了。

就只能举白旗缴械。

“缴械,跪下,缴械,跪下……”

发声器官不停重复这几句散装俄语。

负隅反抗者下场惨淡,有个想要举枪偷袭的军官让赵传薪一刀斩成了三段。

是的一刀三段,谁也不知道怎么做到的。

“麻辣个币的。”赵传薪有些火大,因为反抗最激烈的肯定是军官:“那就全去死吧。”

他冲进多半已经跪地投降的人群中,看见俄兵军官就挥舞精灵刻刀。

俄兵起初怕极了,旋即发现赵传薪专门寻找军官下手就没那么怕了。

俄兵军官倒了八辈子霉,赵传薪通过军服、军帽和肩章来识别军官,一揪一个准。

有军官吓尿了,喊:“大家一起上……”

应者全是军官。

赵传薪取出戈德伯格M1907换上弹夹。

砰砰砰,砰砰砰……

一边Z字形游走一边三点射,时不时的歪一下身子闪避子弹。

俄兵和军官看的分明,赵传薪手里的步枪太犀利了,这种点射方式是他们从未见过的。

片刻将敢于站出来的军官屠戮一空,赵传薪吸了枪管热量,换上弹夹收枪入库:“还有没有要反抗的了?有的话麻利的站出来,不要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