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麻辣个币

清末的法师 黄文才 3302 字 2个月前

晚清的行政区划十分混乱,今天变明天再变的没个定数。

鹿岗镇罩着的范围,向西北延伸,界限是海龙府,原隶属于盛京将军管辖。

海龙府原本是海龙厅。

原本的奉天府,如今变成了奉天行省。

原本,奉天的最高行政长官是盛京将军,最后一任盛京将军就是赵尔巽,当初上任时,恰逢赵传薪带人去外面银行提款回来碰个正着,还闹的不太愉快。

在汉口的时候又一笑泯恩仇。

现如今,最高行政长官是总督徐世昌,赵尔巽已经被调离。

原本西安县归奉天府,现在归海龙府管辖。

赵传薪掏出烟点上:“海龙府没有日本人测绘吧?”

保险队的手自然伸不到海龙府去,否则和公然造反无异。

若是有,赵传薪说不得还要去走一遭。

贵良摇头:“没有,没有的事,日本人胆子没恁大,他们只敢欺老夫……”

“知道被日本人欺侮?那不行动起来?你们这些官儿不是一肚子坏水么?怎么不能用在小鬼子身上?”

“我……”贵良有口难辩:“老夫回去后便辞官,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炷香,吃斋念佛!”

他是真的这样想。

今天对他冲击太大了。

光是看到了,他都觉得自己会下地狱。

“我允许了吗?”赵传薪挑着眉头看他。

“这……”贵良懵了。

咋地你现在还有朝廷命官的任命权力?

“你老老实实在这干到卸任,我还需要你给我当眼线,看好了日本人,一旦他们有所异动就上报给我。”

贵良懂了。

赵传薪故意告诉他,今天的事情和徐世昌有关。

而赵传薪本人的威胁也是实实在在的。

那一拳一脚,带来的震撼,深深烙印在贵良脑海中。

两厢威胁下,贵良只能夹起尾巴继续当官儿……

赵传薪把那点可怜的枪支弹药缴了,蚊子腿也是肉。

拍拍贵良肩膀:“给你个电报地址,以后有事发到这里,没什么事我先走了,回见。”

贵良瞠目结舌,看着赵传薪就好像邻里窜门,说来就来,说走拍拍屁股就走。

……

却说伊通州,牛家又施舍稀粥了。

因为近来有马匪作乱,在关外到处流窜。

没粮了,蒙人牧民尚且会主动接济马匪,可汉人百姓不给他们就抢。

不光是马匪抢,张作-霖的兵也抢,不抢不行,不抢仗没法打,说不定要饿死,因为补给跟不上。

破家者不知凡几。

人挪活树挪死,有的人就流浪到了伊通州。

牛子厚是吉-林的首富,大家都说他富而好行其得,乐善好施的名声由来已久。

牛子厚的乐善好施,并非他做面子工程,而是随根,祖传的。

按牛子厚产业源升庆的大掌柜孙毓堂话说:“牛家施舍,并非源于牛老板,而是率由旧章。其父牛化麟为人厚道,不善言谈,但行好事而已,夏施单舍衣,冬设场赈粥。至牛老板一代,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意是,人家做慈善是祖传的事业,并非驴粪蛋子表面光。

伊-通州的粥棚,就设在源升庆的灶房旁。

所谓灶房,并非厨房,而是当地人对银号的别称。

牛子厚带着他从俄国圣彼得堡留学归来的大儿子牛翰章来伊-通州,说来还和赵传薪有点关系。

赵传薪曾在港岛弄回来了造币机,鹿岗镇开始熔银造币。

其实按法律和道理来讲,私自铸币是违法的,可鹿岗镇办事,自有章程,谁敢来管?

关外的币制很杂乱,有银、钱、帖……银就是银子,钱是铜钱,帖的说法就多了,最有名的是俄国特意在关外发行的羌帖,当然后来因为列-N折腾成功了,羌帖一夜之间变成废纸。

其中银又分传统的大、小银锭和银洋,重量和成色都不统一。

鹿岗镇造的币就是银洋的一种。

鹿岗镇的银元,比起它处,有三点与众不同。

第一是成色非常好;第二是重量误差很小是27克币,比寻常银元还要重一丢丢;最后就是印制的画面,正面是两个鹿头,长长的鹿角对撞在一起,似乎在打架,而背面是尥蹶子的一匹马,马背上坐着个女骑警,俨然就是刘佳慧的形象,只是面容太小模糊不清……

最最最奇特的是,币上面印刷的字体,正面空白处写着:麻辣个。

背面写着:1907那年英姿飒爽。

所以,鹿岗镇及周边的百姓对这种银元有三种称呼。

第一叫大鹿角。

第二叫女将钱,因为外人不知道那是刘佳慧,也不明白那叫骑警,都以为是一个女将。

第三叫——麻辣个币!

因为船小好调头,造币又是赵传薪一时心血来潮,鹿岗镇造币厂管理的很科学合理,没有清廷设立铸币厂那种官督商办乱糟糟的冗员结构,加上赵传薪搞的铸币机是目下最好的造币机,所以鹿岗镇银元造的十分精美。

这不,有个人在银号,存了一笔女将钱。

回过头来取,银号要用银锭或者别的银元兑现。

这人一听就怒了:“啥玩意儿?糊弄鬼呢?麻辣个币,俺要麻辣个币,你麻辣个币的哪去了?麻辣个币的,你懂?”

银号伙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存银号的钱,不可能每个人取都是他存进来的钱。

这商人就是不干,一直叫嚷:“麻辣个币!”

银号伙计不知道他在骂人,还是要钱,最后搬出了孙毓堂大名。

牛家产业有多广?

油盐烟麻,这叫杂货;绫罗绸缎、狐貉貂裘这叫高级百货;山珍海味这叫食杂;金银器皿首饰加工这叫金店……此外涉猎了中草药、瓷器、陶器、砖瓦、粮米、木匠铺、点心铺、鞭炮以及金融行业、养鸡场、养猪场、鱼塘等等不计其数。

自上次赵传薪和牛子厚见过一面后,他的摊子似乎铺的更大了。

说起源升庆大掌柜孙毓堂,谁不赞一声真有本事,能管2000多号人的能人!

可商人不屑一顾:“孙毓堂算个啥?俺鹿岗镇那旮沓的,你打听打听,谁不知俺和赵传薪称兄道弟?他见了俺,还得叫一声大哥。”

伙计吓了一跳。

本来这人存的就是女将钱,和鹿岗镇挂钩,现在又搬出了赵传薪,的确有些吓人。

闯关东百姓,就喜欢钻一些沟沟岔岔定居。

通常钻进山沟子一打听,或许全村子都沾亲带故。

这种事谁也说不好。

伙计将信将疑,但他实在拿不出女将钱了,因为已经兑换给了别人。

女将钱流通量很小,但极受欢迎。没人仿造,因为仿造不起。成色又足,图案又精美,难怪受欢迎,就是上面的字写的古怪,但是同样辨识度超高。

商人当场拍桌子:“麻辣个币,俺要麻辣个币,今天谁来也不好使。俺那兄弟赵传薪,必不让他大哥糟心,你看着办,麻辣个币……”

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