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我会重新把你打到抑郁

清末的法师 黄文才 3177 字 2个月前

【早饭后,船长登门,邀请我们明天参加红岛教堂的礼拜,说:届时女猎人的血光之灾宝石会受到祝福,化为护身符,会有神迹降临。】

【精灵斥候问:什么神迹?难道旧神要降临?】

【船长面色微微一变:在红岛,不可提旧神,这里崇拜的是新神。】

【在这個世界中,神明太多了,我们都没将船长的话放在心上。】

【船长又说:等着瞧吧,会有神迹降临的。】

【船长离开。】

【工匠的手艺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临休息前,他就准备好了五套铠甲。】

【其中四副铠甲为粗制甲,头盔、颈铠、护肩、护胸、护臂具在。】

【工匠郑重其事的介绍其中一副精制甲胄说:这副铠甲,与披风一体,甲胄由锯船虫的皮打造,头盔护目镜以恶魔的预见为材料,披风则由锯船虫的内膜为材料。最奇特的是披风,当风将披风吹起,与人体接近垂直,披风会变的坚硬如铁,平整如镜。锯船虫体细而长,重量却不轻。尤其是身体探出海平面,若没有独特的内膜构造支撑,它是无法让身体直立而不倒的。这件披风就是根据这种特性打造。】

【我问:这副甲胄叫什么名字?】

【工匠认真的说:此甲名为——集火甲。】

赵传薪直接就懵了。

赶忙写:

【我问:为何叫集火甲?】

【工匠拿来一盏灯在旁边,指着集火甲说:你看,我用特殊工艺,保留了锯船虫外皮鳞片的透明物质,在阳光和灯光下,这副甲胄会反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如果到了战场,立即会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会被集火。】

赵传薪:“……”

一本正经的,就跟我解释这个?

他直接将属于他的那副集火甲传送过来。

甲胄一入手,赵传薪就知道是好东西。

集火甲并不重,二十斤左右。

护肩和护胸尤其厚实。

最奇特的地方有三处,第一是头盔上的护目镜,也就是恶魔的预见,看起来好像昆虫的复眼,带着淡淡的红褐色,非常大,并向两边凸起。

这玩意儿戴上去,或许比战争之创面罩还要让人觉得恐怖。

另外就是披风部分,它被压在了一体护肩的下面,好像某种扭曲的纤维,黑褐色,竖线比横线要粗。

最后,则是工匠所说的甲胄表面的透明物质,那看起来应是锯船虫的角质层,像是透明胶体凝固后的样子。

因为鳞片呈金属色,带渐变彩色光晕,加上角质层,在风灯下照耀,真的如同工匠所言——五彩斑斓。

赵传薪将甲胄穿戴上,还挺合身。

只是,他肩膀本来就宽,加上护肩后更加夸张。

将护臂护膝和护胫全部穿上,最后将头盔戴脑袋上,赵传薪才吃了一惊。

那巨大昆虫复眼一般的护目镜,戴上后竟然还可以夜视。

风灯照不到的地方,他也能看的清楚,尤其是屋子里墙角处趴着一条钱串子,活物的颜色格外亮,有点像热成像。

另外,戴上头盔后,赵传薪发现自己竟然有了接近300度的视角。

他眼睛稍微一转,就看见了侧面的情形。再转,令他震惊的竟然看到了身后……

人的视角一般仅有130度左右。

真的,人一旦看到了不应该看到的视角,反而会产生恐惧心理。

赵传薪吓了一跳,赶紧直视前方,又忍不住好奇上下左右观望。

上下视角也拓宽了,但没有左右那么夸张。

赵传薪心说:这岂非真的后脑勺长眼睛了?

卸甲,躺下,赵传薪心说这下又可以放心去浪了,防弹背心,防弹外套,再加上集火甲和披风,最多处可达四层防弹效果,正面为三层,最薄弱处也有一层防弹。

加上智能陀螺仪五百米感应范围,除非被火炮打中,否则重机枪来了也无济于事。

想到这,赵传薪惊了一下:咦,我如今为何这般怕死了?

胡思乱想着,他沉沉睡去。

……

赵传薪睡的时候,大弟子本杰明·戈德伯格却还在和众人议事。

除了本杰明·戈德伯格外,还有齐振鹭、李飞虎、刘艾、白羊,以及齐振鹭的那些老吆会的主要成员。

齐振鹭提议道:“起事之时,自然排兵布阵,阵仗整齐,指挥划一为好,给官兵以震撼!”

他是武秀才,他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众人都看向了本杰明·戈德伯格。

别看他人小,却在短短时间内将所有人折服,不能以孩童视之。

事实证明,一群五大三粗的汉子,未必能赶上这半大洋娃子。

无论有什么困难,本杰明·戈德伯格都是信手解决。

本杰明·戈德伯格摇头:“我们不是打仗,我们只是抗捐而已。

当天现场定然十分混乱,排兵布阵,根本无从指挥。

我的建议是采取三角战术,这是我从《纪效新书》中学来的。”

“额……《纪效新书》,在下也是看过的……”齐振鹭其实想说,我书读的多,你骗不了我,根本没有什么劳什子三角战术。

本杰明·戈德伯格摆摆手:“以你的智商,是看不懂《纪效新书》的。总而言之,三角战术最适合这次行动。诸公且看我为尔等演示一二,只需如此这般……”

“……”

本杰明·戈德伯格在纸上画了三个点,前面写“进攻”,左后写“掩护”,右后写“支援”

然后将三个点以线相连,就组成了个三角形。

又分别在后面画了两个三角形,组成更大一个三角形。

本杰明·戈德伯格说:“三人组算点,领头者为点长。三个三人组为线,领队叫线长。二十七人的组,叫面长。

三人一组,进攻掩护支援并非一成不变。一个面长,组织一个战斗群。

如此一来,即便某一支队伍被打散,也不担心就失去指挥乱成一锅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