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他砍掉了那孩子耳朵

清末的法师 黄文才 2709 字 2个月前

有点意思。

赵传薪从秘境取出一袋子麦芽糖:“都来分分,今天吃糖,不要乱走。”

说完,他自己背着手出门了。

喀喇-沁亲王府,始建于康熙年间。

发展至今,占地300余亩,屋舍足有400多间。

赵传薪经过环廊歇山式和双体勾连搭式的两栋正屋,这里是西跨院,苍松翠杉,绿水青山,应有尽有。

他朝东而去,一路上亭台楼榭,假山花园,人工池塘无不具备。

很难想象,偌大的王府,每个角落都设置的精妙细致,不知多少匠人一寸寸的精细雕琢,才能达到这种规模,这都是在没有任何现代科技的情况下完成的。

他走过了关帝庙,孔子庙,见到行人便作威严状,仆从侍卫都向他行礼。

他绕过了议事厅,走到了东跨院,来到戏楼前,然后便看见了金淑贞等女学生正焦灼的在戏楼门口张望。

显然,这处的日籍教师今日也没来。

这下,赵传薪就能确定,肯定是昨夜巴雅尔孛额到来之后发生了些变故。

他觉得巴雅尔孛额不会也不敢坑他,所以问题出在贡桑诺布尔亲王身上。

远处的金淑贞似乎看到了赵传薪的身影,然后他的身影转瞬即逝,让她觉得自己可能眼花了。

那人如何会出现在王府东跨院呢?

赵传薪这会儿已经从后面攀上了戏楼的楼顶,他看了一眼下面满脸疑惑的金淑贞,便开始四处张望起来。

登高望远,他勉强弄清楚了王府的结构布局。

前后共有五进院落,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大堂、二堂、信门、大厅和承庆楼等建筑都在中线上。

东西是跨院。

刚刚赵传薪从西边一直走到了东边。

庙宇、祠堂、客厅、议事厅、书斋、练武场都在西跨院,而亲王的住宅、膳房、戏楼都在东跨院。

赵传薪跳下戏楼,又攀上了红砖砌就的墙上,翻了出去,沿着东边府墙绕到南门外。

他赫然发现,王府看似和昨日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门口的侍卫各个神色紧张。

他又悄悄的爬上城墙,发现南门后全是荷枪实弹的士兵。

赵传薪冷笑两声。

正准备去找贡桑诺尔布,却发现东方远处来了一队骑士,一人双马,尘土飞扬。

他们没有绕到王府正门,而是远远地驻足。

赵传薪暗自猜测,难道是贡桑诺尔布的援兵?

或者说是护送那些日籍教习逃走的骑兵?

看了看手表,距离午时还早呢,赵传薪便骑在墙头观望。

不多时,其中一骑飞奔至王府前,和侍卫说了几句,侍卫转身回王府通报,不多时又出来,那骑士打马而回。

片刻,所有骑士奔向王府大门。

赵传薪本不以为然,要说这些是援军,还不如说更像是土匪。

难道贡桑诺尔布太害怕了,都要去找周围的土匪求援?

那可就真是太小瞧他赵传薪了。

可当这些人走的近了,赵传薪眼睛一眯,因为他看到一匹马的马背上有张熟悉的脸孔。

赵传薪将烟头弹进王府院内。

他又看见,东西两跨院,崇正学堂和毓正学堂的男女学生,分别被侍卫引着朝大门走来。

大概率是因为昨夜贡桑诺尔布得知了什么消息,然后将日籍教习藏匿起来,却没来得及挨家挨户通知学生今日不上课。

然后一大早,又让侍卫引着这些学生回家。

赵传薪咧嘴一笑,跳下了城墙。

……

巴布扎布颇为兴奋的说:“王爷允诺与我一晤。”

手下也跟着兴高采烈:“连贡桑诺尔布亲王,都要给大哥三分薄面。”

巴布扎布得意洋洋:“便是如此。当年我帮着日本人打俄人,日本人对我恭恭敬敬,亲王又重用日本人,自然不会驳我面子。”

正得意着,忽然听见一个声音说:“你这孩子,都说了不需要酬谢,你怎么又拿着几十根金条回来找我?”

马背上的徐红岩身体一颤。

我焯,赵大师啊赵大师,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

他转头,讪笑:“阁下认错了人。”

与此同时,飞快的眨眼,希望赵大师能懂得他的良苦用心。

这伙人正找你呢,你还敢主动撞上来,而且就在王府门口。

赵传薪面露诧异:“咦?你是不是辣眼睛了?还是看不该看的东西长针眼了?你眨什么眼?”

徐红岩:“……”

他这个气啊。

他紧张兮兮的向巴布扎布望去,而巴布扎布已经玩味的看向了赵传薪,又看看徐红岩。

“此人即赵大师?”

巴布扎布见赵传薪身材高大,满脸胡须,只是没有拿那把标志性的苗刀,心中有七八分笃定就是所谓的赵大师。

赵传薪眯眼,笑的更开心:“并非赵大师,在下鹿岗岭村之手——无情舔嫂得来饿死!”

巴布扎布眼皮跳了跳:“什么饿死?”

赵传薪点点头:“对,无情舔嫂正是区区在下。”

巴布扎布:“……”

徐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