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割地赔款

清末的法师 黄文才 1945 字 2个月前

大巴诺夫瞬间想到了盛宣怀让他帮忙招待一下的客人……

他挥挥手:“谈判应该就会在明天,你们先回去,等我消息。”

说完,他起身拿起大衣,准备出门。

……

赵传薪回到巴公筒子楼,上了顶楼,泥抹子手套将损坏门锁处用沙子化岩石焊住。

点燃了壁炉,客厅里逐渐暖和了起来。

他将赵一仙叫来:“你将是汉冶萍煤铁厂大股东,能不能干好?”

赵一仙是个十足的投机主义者,当即拍胸脯:“天将降大任于斯,老夫肝脑涂地也要为赵神仙排忧解难!”

这货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坑蒙拐骗上,实际上人很精明。

赵传薪问:“你不是要成仙吗?怎么现在又热衷于这个了?”

赵一仙叹口气:“世人都知神仙好,唯有金银忘不了。”

他那天想通了。

自己就不是成仙那块料。

或许唯有这师徒那样的性格,有钱不假思索的就投出去,能享乐也甘于贫苦随遇而安,并以万物为刍狗杀人不眨眼的人才适合修仙。

一仙功成万古枯,他赵一仙除了名字起的好外啥也不是。

赵传薪将干饭那屋的门关上,重新栽倒在躺椅上说:“需要你做好几件事,记住了。

首要的,看好了煤铁厂,有人侵吞财产,你都暗里记下,不用声张,名单交给我,我会解决他们。

其次,你没什么能力,说难听点就是废物。但这都不要紧,英雄起于微末。能力不足,就要跟在能人背后学习。有两个人,他们目光长远,都是兴办实业的高手,一定向他们多学习。一人叫李维格,他将担任汉冶萍煤铁厂的总办。一人叫郑观应。

最后,严防日本间谍!”

郑观应无疑是盛宣怀那条战线上的人,起初是买办,然后搞洋务,最后就成了资本家。

赚钱归赚钱,但至少身上没什么劣迹,商业眼光比当时大多数人都要长远。

李维格比起盛、郑二人,无论是身家还是红顶子的高度都远远不及。

但是赵传薪却格外欣赏此人。

比起盛、郑两个人精,李维格不算聪明人,但却异常务实,有一股钻研的韧性。

当初,汉阳铁厂出产的钢铁太脆,根本不合格。盛宣怀就派李维格出国考察。

这个传统文人,和其他人那种胡乱看一圈应付了事的官员不同,对炼钢一窍不通的他,去了日、美和欧洲各国学习经验,找专业人士化验,八个月后,成了半个专家。

购制新机,改造炉座,聘请外国新工程师,就是李维格向盛宣怀提出的建议。

未来意大利的世博会上,汉冶萍煤铁厂的钢铁获得了优等奖,被欧美同行称为精品钢。

这其中大半都是李维格的功劳。

而赵一仙也有个优点,他不畏难。

罕见的赵传薪一本正经和他沟通,让赵一仙受宠若惊,他欠着身子说:“赵神仙,这日本间谍要如何防?”

在汉口,赵传薪没什么根基。

赵一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赵传薪手头紧巴巴,根本不可能在汉口开玄天宗分部,他敷衍道:“注意就是了,到时候给你个电报地址,你给港岛李光宗传讯,他自会解决。”

这群狗东西,就该替老子分忧才是。

正说着呢,敲门声响起。

赵传薪挥挥手,赵一仙担心是俄军打上门来,一溜烟跑回自己房间,“咣”地一声合上房门。

赵传薪掏出战神M1907,来到门边问:“谁?”

“我是俄租界市政会议常务董事,巴诺夫,特来拜访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