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师父,我悟了

清末的法师 黄文才 1946 字 2个月前

他收起浮躁,和徒弟认真探讨。

“师父,撞针这里,我要用更坚固可靠的材料,否则总是出故障。”

赵传薪将目光放在了铍铜上。

铍铜具有高强度、硬度和耐腐蚀性,比高碳钢更好,当然也更贵。

赵传薪咬牙:“法克,这次我们的枪击头、卡壳板、滚柱、击锤,内膛,扳机、射速选择杆,但凡要经常摩擦的,全部用铍铜。”

可能几把枪看不出成本,但数量多了,造价会急骤上升。

他不知道,自己今天的决定,对日后的军迷收藏界,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这次的内膛,刻出了六条右旋膛线。

枪击头的厚度、滚柱的尺寸等都经过师徒反复探讨才下定论。

最后,赵传薪开始组装。

将所有零部件安装好,赵传薪深吸一口气。

拽了拽上方的拉机柄,还是有些毛躁。

桌子上有三种润滑油。

一种是汽车马车用的轻质润滑油,也可以给手动栓式步枪上。

一种是高温润滑油,是约翰·洛克菲勒的石油公司出产的,专门给高温高压的机械使用。

最后就是枪油,这玩意听着专业,实际上却是动物脂肪炼的,低温会凝固。

赵传薪想了想,先将枪拆开,不嫌脏的用手沾着高温润滑油,开始给零部件涂抹,并用粗布仔细的擦拭。

给枪擦油是很有讲究的,因为此时无论哪种润滑油,都比不过后世化学合成的润滑油。

过多的油会导致积碳、减缓火药燃烧速度。

过少的油,则起不到给枪润滑的效果。

擦枪油这种事赵传薪是懂的,还很多。

处理好后,赵传薪再重新把零部件装上。

这次他做的极为认真,

因为他都不确定这次再失败,自己是否还能保持耐性去继续研究。

什么事,都是第一步跨出去的时候最难。

所以,他颇有种仪式感,等待最后的实践。

他穿戴好刚毅甲,拉上骷髅面罩,填好弹,拽了拽拉机柄。

深吸一口气,在本杰明·戈德伯格也有些紧张的注目下,赵传薪扣动了扳机。

突突突突……

随着枪口的火舌喷吐,随着金属狂潮的倾泻,赵传薪高悬着的心也随之放下。

他尽情释放这一天的郁闷。

本杰明·戈德伯格开心的从椅子上蹦起来。

他本以为幻想可以令自己开心,今天才知道,原来幻想变成现实,才最有成就感!

别墅内,弗莱迪·帕维特正在处理文件。

他运笔自如,字迹布局合理,线条流畅优美,正是此时风靡美国和英国的斯宾塞式草书。

忽然,他听见了一串急促的枪声。

重机枪的枪声沉稳、低沉。

而这种连续的枪声急促而尖锐。

倒像是密集而有序的手枪声。

弗莱迪·帕维特心里一动,不可置信的站起身:“不可能,难道,难道……”

他知道赵传薪想要研究一种什么样的枪。

而此时美国最出名的武器设计专家——约翰·勃朗宁明确的说那根本不可能。

连专家都这样说,又岂会让赵传薪一个外行,加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孩子给造出来?

他将笔粗暴的丢在桌子上,疾步朝外走去。

同样出来的还有宁安、李叔同、苗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