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唱了个三簧

清末的法师 黄文才 1468 字 2个月前

“哎,家都没了,你们光棍能上山头混日子,俺们全家人咋整?俺还是带着家里人逃了吧!有亲戚来信,说是有个叫鹿岗岭村的地方挺好的,去了给分配工具盖房子,还有地种!”

“那也挺好!”

……

鹿岗岭村现在不叫村了,叫镇!

没什么官方的行政划分,是赵传薪自己做主改的。

人多了,叫村不合适了。

而且,直接叫鹿岗镇,字少容易记。

以后,这里更是会叫鹿岗城!

一块巨大的松花石立于镇子中央,赵传薪亲自雕刻的鹿岗镇三个大字。

至于清庭认不认可?

呵呵,那些傻逼玩意儿听闻东北地区人民自发组织反抗日俄,下达了旨意:严令当地官府对民众加以严防,切实弹压!

人家在你地头上作威作福干仗,你回过头弹压自己的老百姓。

这道旨意也到了城里,赵传薪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消息。

然后他立刻就把鹿岗岭村改成了鹿岗镇。

知县?

他来弹压个试试?

没那个胆子知道吧!

治安所建好了,赵传薪大张旗鼓的把这里设为办公地。

以后,保险队都在这里上班。

所有治安和纠纷问题都可以来这里解决,荷枪实弹的保险队随时出动。

赵传薪还“请”来了几个有经验的衙役,衙役摇身一变成了治安所的民警。

民警负责民事纠纷,保险队相当于武警,他们出动一般会有暴力事件发生。

在治安所一共有三个办公区,民警和保险队各一个,还有一个则是让刘宝贵招揽的读书人,负责档案记录归类以及会计事物。

当然赵传薪是不收税的。

名不正言不顺,无法收税的。

但是鹿岗镇的镇民也不需要向官府上缴土地税。

虽然不收税,但是赵传薪收保险费。

保险费只向现在和以后的鹿岗镇的商业性质场所收取,收到的钱则用来维持治安所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