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章 唐人手抄本《登黄鹤楼》

寻宝神瞳 以闪电之名 2296 字 3个月前

“师父,你怎么看?”

严阳阳也有点紧张,毕竟这是她自己亲手淘的第一幅字画,意义非凡。

李墨收回目光,看向一旁盯着他的古玩店章老板不由笑道:“老板,这家古玩店开多久了?”

章老板喉咙动动,语气带着恭敬说动:“我父亲传下来,招牌有四十多年了。李教授,很荣幸能在这里见到您。”

“四十多年的老字号,现在已经不多了。”

“李教授,这幅字您刚才也看了一眼,能否告诉我们真正的答案?”

李墨重新戴上墨镜说道:“老板,你今天走宝了。”

章老板身形退了几步,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围观的人群中也纷纷响起各种讨论声。如果是别人说的,他们自然要保留意见,可刚才下结论的是李墨,那个神一般的人物。

他说自己走宝了,那肯定不会有错,自己有眼不识真宝。不过他不亏本,还赚了不少,只是他赚的比起古董字的实际价值没那么多而已。而且吃这行饭的,捡漏和走宝也时有发生的事情,这心里承受能力也比普通人要高。

“李教授,还请赐教。”

这个古董店的老板还不错,心理自我调节的快,能够稳得住情绪。

“那我就说说,章老板可以当参考,当然你也可以保留自己对这幅字的鉴定结论。”李墨看向手抄本字,接着说道,“其实对于这幅字的鉴定,想必你们心里都有数,之所以无法笃定它的真假是因为上面的《登黄鹤楼》内容和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崔颢作品有几处是完全不同。在古董行,存在疑虑的就一定不能下手,这是铁律。”

围观的人都点点头。

“如果你们中谁熟读了历史,那在对这幅少抄本的鉴定中就不会有疑虑。我们先看第一处不同的地方,这手抄本上写着:故人已乘白云去,但我们熟知的那个版本却是‘故人已乘黄鹤去’。”

“我们再看第二处,这手抄本上写的是;兹地空余黄鹤楼,而我们熟知的版本内容是‘此地空余黄鹤楼’。第三处,手抄本上的内容是‘春草青青鹦鹉洲,我们熟知的版本内容是‘芳草萋萋鹦鹉洲’。第四处,手抄本内容是‘烟花江上使人愁’,而我们熟知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因为有四处不同,所以大家对这幅少抄本的真实性就起了疑心。那我现在告诉你们,第一处不同的地方非常关键,在元代之前,原版内容就是‘白云’,在元代把‘白云’改成了‘黄鹤’。”

店里顿时响起窃窃私语,对于这点是无法骗人的,只要去问问历史学家,多少都能知道一点相关信息,李墨绝对不会在这个地方忽悠人。

“在第四处原版中出现的‘烟花’二字,大家是否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

李墨见他们都一脸蒙的样子,随即笑道:“大诗人李白有一名句叫‘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个烟花就是出自崔颢的《登黄鹤楼》。你们如果撇开所熟知的版本,再仔细的体会这个原版的内容,会不会觉得其实原本更为精彩。”

章老板走到柜台前,仔细的看看手抄版上的内容,有些事情是真的禁不起推敲,经过李墨一番解释后,他真的觉得原本内容的意境仿佛要超过现在所熟知的那个版本。

李墨示意阳阳把这幅唐人手抄版《登黄鹤楼》收起来。

“阳阳,回头你把这幅字送到京大或者清大,请那边的历史学家再深入的专研考究一番。”

“是,师父。”

严阳阳收起字,章老板目光很是舍不得的一直看着她把字放进长筒里背在身上。

“李教授,冒昧的打听下,这幅唐人手抄版崔颢的《登黄鹤楼》市场价值能到什么水平?”

这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也会围观的吃瓜群众想要知道的答案。

“你刚才卖家多少?”

“十四万八?”

“我估计要翻二十倍上下,当然如果你还想回收的话,可以跟我的弟子再单独沟通。”</div class="contenta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