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事了

阎埠贵刚才只是一时着急,这会也反应了过来,冲着李东来尴尬的笑笑,不再提阎解成的事情。

他的眼睛着落在车子后座上的干米线上,猛然瞪大眼:“东来,这是啥,怎么跟红薯粉差不多,只不过比红薯粉白亮很多。”

在北方,每年到了秋季,红薯收获的季节,社员们除了将部分红薯放入红薯窖中储存以外,还会将红薯进行炮制,制作成粉条。

正宗的红薯粉跟猪肉兑在一块,再加上酸菜,就成了东北的一道名菜——红薯炖粉条。

红薯粉的颜色比较深,一般呈深褐色,跟米粉是截然不同的两样食物。

李东来笑着解释道:“这是从南方带回来的米线,是用大米做成的,那边的人早晨一般都吃这玩意。”

“嘿...嘿....大米做成的,肯定很好吃。”阎埠贵搓着手盯着米线笑了半天,见李东来没有反应,突然眼睛一转,扭头跑到屋檐下,取出两条小猫鱼,挂在了李东来的车子把上。

“一大爷,这是我昨天去卖粮票的时候,路过左家沟那边的小河沟,在里面钓到的鲫鱼,不是从京城的河沟里搞到的,干净着呢!”

阎埠贵钓鱼平日里喜欢去京城胡同里的水渠旁,你想啊,这年代京城里排污设备匮乏,居民们一般都把马桶直接倒进了水渠中。

水渠里的鱼儿都是吃污秽物长大的,一般讲究一点的,都不会钓那里的鱼。

但是。

阎埠贵却很喜欢,原因很简单,海子旁边钓鱼的人很多,要是不用点好鱼饵的话,压根就没办法钓到鱼。

再加上,那里的鱼儿也学精了,经常吃掉饵料,吐出鱼钩,然后逃走了。

而水渠因为很少有人钓鱼,那里的鱼儿还没有见识到人心险恶,经常只用一点饵料,就能钓到好几条鱼。

对于阎埠贵来说,只要是鱼,就是一个味,还管它是吃什么长大的。

李东来看看阎埠贵,当然明白他的小心思。

“哎吆,三大爷,拿了你的鱼,我真是不好意思。”

“有啥不好意思的,你帮了我们家那么多,就当是我感谢你的。”阎埠贵见李东来只字不提回礼的事情,只能眼巴眼望的看着那些米粉。

李东来装作没有察觉,拍拍阎埠贵的肩膀,以示感谢,然后推着自行车,就想离开。

此时阎埠贵终于忍不住了,快步追上,拦住李东来的去路,红着脸说道:“东来兄弟,你带了那么多米粉,能分给我一点,让我尝尝新鲜不,你知道,我在京城里住了一辈子,以后也许都没有机会吃到米线了。”

“害,你早说啊,多大点事情。”

李东来也不是那种小气的人,从后座上取出了一斤多米线,递给阎埠贵。

“三大爷,米线是大米做成的,比较难煮熟,你回家后,要先用热水浸泡两个小时,然后再在锅里面煮半个小时,才能出锅。”

这年代的米线都是土方制作,不是后世的方便米线,很难煮熟,李东来也是跟胖厨师学习如何做过桥米线的时候,才清楚这些。

“知道了,我都四五十的人,还能吃生东西吗?”阎埠贵抱着米线,脸上乐开了花,一路小跑回到了屋内。

片刻之后,屋内响起一阵声响:“老婆子,今天得了好东西,生火烧水!”

....

李东来此时已经回到了家。

丁秋楠刚下班回来,辅导了卫东和卫国的作业,正准备做法,看到李东来突然出现在门口,手中的筛子掉在了地上。

她揉了揉眼睛,待看清楚确实是李东来的时候,快步冲上来,紧紧的抱住了李东来。

“东来哥,你回来了!”

泪水顺着光滑的面颊滑落下来。

李东来也曾离开过好几次京城,不过丁秋楠都跟在身边。

这次李东来十几天不在身边,丁秋楠每天都在想念他。

卫东和卫国两个小家伙现在已经懂事了,看到两人的样子,在旁边拍着手笑道:“羞羞,爹娘,你们羞不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