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拉斯提日记

这几天事情太忙,直到现在他才有空清点工坊,整理拉斯提的遗产。

拉斯提的卧室有着符合炼金术师刻板映象的脏乱,虽然炼金相关的书籍没有存放在这里,而是在书房,但各种笔记、图纸和实验记录却散得满房间的都是。

诺伦拿着一口麻袋走进房间,把拉斯提的个人物品通通扫了进去。

十年过去,自己的炼金水平早已远远超过拉斯提,这满屋子的笔记和实验记录对他来说不过是无用的废纸,远不如床底暗格里藏着的那堆金币吸引人。

将房间粗略打扫了一遍,他去锅炉房生起火,将这些纸质垃圾丢进火堆集中焚毁。

焚烧过程中,他从麻袋里摸到了一本老旧的棕皮笔记,本来想下意识的把它扔进火堆,但最后又鬼使神差的停下了手。

他对这本笔记有印象,这是拉斯提的日记本。

迟疑了一会儿,他翻开日记本,很快循着日期找到了和自己有关的内容:

罗兰历六十七年。

六月二十日,受委托人的邀请,我拜访了他的孤儿院,没想到在那里遇见了一位很特别的孩子,我决定收养他,看看他能带给我多大的惊喜。

七月十六日,……诺伦的表现太让我惊讶了,他真的很喜欢看书,也很喜欢炼金术,很难想象一个七岁的孩子居然对这些枯燥的知识如此着迷。他进步神速,难道他真的是天才?

十月十日,……再说说诺伦,今天他跟我说,他已经读得通几乎所有的书籍了,他识字识得很快,明明四个月前还是孤儿院的孤儿,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通识教育。

十二月二十八日。年末,我照例对我的四名炼金学徒进行考核。我的另外三位学生实在是太蠢了,明明他们的岁数比诺伦大上许多,但他们都没有诺伦学得明白。

……

罗兰历六十八年。

五月八日,诺伦将理论知识倒背如流,莪想他有能力开始实操了,但他还只有八岁,一个人甚至连搅拌锅炉都很费劲,他笨手笨脚的模样看起来真是有趣。

八月十七日,有时候看他捣药的模样我会想,他莫非是某位强大的炼金术师转世?他是我见过的最有天赋的炼金学徒,恐怕这世上没有几个人的天赋能比他更厉害了。

十二月二十九日,年末,我照例对我的四名学徒进行考核。诺伦的水平已经完全超过了他的师兄们,我为此感到开心,也感到焦虑。

我快没什么可以教他的了。

罗兰历六十九年。

七月七日,我开始有些害怕与诺伦交谈了,我接不住他一个接一个的天马行空的奇怪问题,他的想法太过跳跃,就像个疯子一样。

十一月二十二日,诺伦找我告状,他掀开衣服露出一身淤青,说彼得最近一直在欺负他。

彼得也只有十五岁,是这里第二小的学徒,我以为他们一直相处得很好。孩子之间的打闹,我想不用太过担心。

十二月三十日。

考核结束后,诺伦来找我,他希望我能制止彼得对他的霸凌行为,这是这个月的第几次了?

我去问过彼得,彼得说那是因为诺伦不尊重他们这些前辈,所以才会对他略施惩戒。这个理由足够合理,我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恃才傲物,忘了为人处世、尊师重道的基本礼貌。

……

罗兰历七十年。

四月四日,我怀疑诺伦疯了,他居然说自己现在已经有能力成为正式的炼金术师?我怎么可能为一个刚满十岁的小鬼写推荐信?

他太过狂妄自大,都快忘了自己是谁,又是谁把他从孤儿院里领养出来的。我严厉斥责了他一通,其他的学徒在一旁看着,那一刻我又找回了身为老师的威严。

十月四日,说起来上次教训诺伦已经过了半年,在这之后他果然有所收敛,不再那么张扬,对我也尊敬很多。果然对待孩子是要严加管教的,他是天才更要如此。

……

罗兰历七十一年。

十月二十一日,临峰城的瘟疫持续了两个多月,我们成功配置出了瘟疫的解药,城里的情况已经好转很多,但唯独彼得喝了解药后仍旧高烧不退,病得尤为严重。

十月二十二日,彼得死了,我们焚烧了他的尸体,为他举行简单的葬礼。

十一月七日,天气转冷,瘟疫也结束了。因为我参与研制了瘟疫解药,炼金学会准备给我一次机会,只要能完成学会的考核,就可以晋级成为高级炼金术师!

……

罗兰历七十二年。

二月十八日,我已实验了三个月,对考核课题的研究依然没有进展。为了中和龙炎果的毒素需要加入寒霜之灵,可这样也会让龙炎果本身的效果大打折扣,就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五月四日,距离死线只剩下三天了,我写信请求旧友亚兰德的帮助,总算完善了自己的配方……就这样吧,我尽力了。

五月五日,诺伦有些犹豫的给了我一沓笔记,他昨天偶然看到了我的考核课题,于是连夜赶了一份配方出来。

这是他的一片心意,但高级炼金术师的考核可不是儿戏,他的配方思路和我完全不一样,事到如今再更换也不可能了。

五月六日,我尝试在实验室重现了诺伦的配方,虽然中途失败了,但不可否认存在成功的可能性……但我的配方已经提交上去了,或许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吧。

五月二十五日,炼金学会公布了考核结果,我失败了。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

五月二十六日,我提交了诺伦的配方。

六月二十日,炼金学会理事找到我,说第二版配方是正确的,但我的考核已经结束了,我失去了成为高级炼金术师的机会。

可我能怎么做呢?那不是我的配方,而是我学生仅仅花费一夜时间的成果!

我的这位学生,今年才只有十二岁!

难道我还不如一个十二岁的小鬼?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六月二十二日,诺伦来询问我课题的情况,他那自信而期待的眼神好像在等待我的夸奖,而我只感到厌恶和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