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林泰来曾经说过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2345 字 3个月前

正当殿内鸦雀无声的时候,年过七十的吏部尚书杨巍好像刚睡醒一样,奏道:“先前诏令推举户部尚书,吏部提名宋纁、王之垣二人。”

众人无语,你这老天官也挺能抓时候的。

吏部尚书在外朝排名第一,如果要奏事,吏部天官应该是第一个。

但刚才你这个老天官在边上打瞌睡,从头到尾一言不发,这会儿跳出来开始奏事了?

万历皇帝冷不丁听到这个事情,随口问道:“朝中都推荐谁?”

杨巍一本正经的奏道:“王之垣先后遭到十八封奏疏弹劾,其中方万山上了两封。”

“那宋纁呢?”万历皇帝听到方万山的名字,皱了皱眉头又问。

杨巍答道:“不知为何,满朝没有一个弹劾宋纁的,臣也为此奇怪,或许是众望所归。”

心情还在逆反的万历皇帝冷笑道:“真真是好人缘。”

又不容置疑的开口道:“升王之垣为户部尚书!内阁草诏!”

清流势力除了方万山,还有些人在殿上,但这时候已经不敢再出手争夺户部尚书了。

就连他们的最强武器道德绑架,这时候也已经丢失掉了。

申时行连忙代表内阁,出列接旨,心里又一次惊涛骇浪。

林泰来曾经说过,参加武试时,可以搂草打兔子再弄个户部尚书。

当时出于种种考虑,自己不想参与户部尚书的争夺,也不觉得林泰来有能力插手这种事。

毕竟这可是最顶层的博弈,你林泰来连个着手之处都没有,怎么上桌参与博弈?

没想到林泰来说到做到,真就简简单单的就把户部尚书弄过来了。

吹逼的人见得多了,但吹完逼还总能实现的人,就是凤毛麟角了。

万历皇帝再次发问:“先不说其他小事了,郑氏册封皇贵妃,郑家升授都督同知,尔等以为如何?”

这次万历皇帝问的是“以为如何”,不是“可不可以”,说明已经下定决心。

还是有数人站出来反对说:“叩请陛下先册封皇长子生母,以及皇长子生母家人!”

反正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支持,都知道皇帝封赏郑氏和郑家只是投石问路,为立皇三子为太子铺路。此乃礼教大事,不能轻易妥协。

万历皇帝看向首辅,点名问道:“申先生伱以为如何?”

申时行忽然灵光一闪,答道:“林泰来虽然名为臣家里门客,其实视若晚辈。

如今林泰来与郑国泰势若水火,在郑家之事上,臣自觉应当避嫌,不便表态。”

这个回答,充满了糊弄的意思,但首辅如今需要的就是糊弄。

在大明政治游戏里,内阁是皇帝和大臣之间的缓冲区。

在这种尖锐的对立下,首辅最怕的就是连个糊弄的理由都没有。

万历皇帝不满的冷哼一声,但又没什么办法,首辅没有直接顶撞就不错了。

如果真逼着首辅违逆朝臣意愿,当众支持皇帝破坏礼法,那结果肯定就是首辅请求辞职,撂挑子不干了。

现在万历皇帝对申时行还算满意,不想逼申时行走人。

眼见今天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万历皇帝也没兴趣再说什么,直接起身走人了。

申时行暗暗叹口气,今天这关可算过去了。

林泰来曾经说过:“并不是在下的任性,而是为了申相你任性,等申相明白何为仁义的时候,就会回来和在下一起任性的。”

因为当初自己批评林泰来刻意针对郑国泰,实在太过于任性。

现在申时行总算明白,林泰来那句话是什么意思了。

简单说,先和郑家结了仇,那么在国本和礼法问题上,就有借口不支持郑家了。

比起那些硬邦邦就是反对郑家的大臣,起码多了个理由。

所以还要感谢林泰来故意和郑国泰交恶,送来了一个糊弄皇帝的借口。

难道林泰来在听到郑国泰要参加武试的时候,就算计到了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