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值得我参加!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2384 字 3个月前

林泰来也挺意外,以赵用贤那点人脉实力,能聚起这样的场面,也是超水准发挥了。

“很好!这个雅集阵容值得我参加了!”林大官人有点兴奋的说。

他又在仔细盘算了一会儿,仿佛在心里穿起了千丝万缕,把这些人之间的脉络都梳理了一遍。

毕竟兵法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先说雅集的发起人赵用贤,这是个角色很多的人物。

首先他是张居正的门生,翰林词臣出身。

但是他最大的政治成就,却是在万历五年张居正夺情事件里,激烈的反对张居正夺情,然后挨了六十廷杖并被罢官。

对了,那个挨了廷杖后,把被打脱落的皮肉制作成腊肉,当成荣耀永久保存纪念并想传给子孙的人,就是赵用贤。

其次,赵用贤在文坛上也有重要角色,他是复古派第二代和第三代宗门五子之一,唯一蝉联了两代五子的人。

而参加雅集的人里,兵部尚书张佳胤地位和辈分最高,别看他是兵部尚书,但却是文坛前辈大佬。

张佳胤和王世贞老盟主同列为复古派后七子之一,与王世贞齐名平辈!

还有左副都御史石星,在文坛上乃是复古派宗门第二代五子之一,当时与赵用贤并列。

虽然去年赵用贤和王老盟主闹翻了,但还是复古派内部矛盾。

所以张佳胤和石星两个重臣出现在这里,肯定是因为与赵用贤同为复古派文脉。

其他大臣里,大理寺卿沈思孝出现在这里,乃是理所当然。

毕竟沈思孝和赵用贤乃是万历五年一起反夺情挨廷杖的战友,又因为朝廷清算张居正而被重新起用,绝对的政治同盟。

至于少詹事兼翰林院教习沈一贯为何出现在这里,林大官人也拿不准。

这个未来浙党首领、被东林党斥为奸邪的首辅、万历中后期党争的核心人物,现在只是个平平无奇的官僚,林大官人暂时不用花费太多心思在他身上。

不过沈一贯有个伯父叫沈明臣,和被林泰来绿了又绿的苏州文坛领袖王稚登齐名,乃是当今天下三大布衣诗人之一,而且也是复古派宗门的外围人物。

对了,沈明臣最有名的一句诗是:“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

而且沈一贯现在担任翰林院教习,教习的就是唐文献这样的新人。

综合各方面情况来看,沈一贯出现在这里似乎也不算稀奇。

至于听到的其他几个名字,太仆寺少卿李植和御史曾乾亨和文坛文脉关系不大,但有个共同点就是反申时行。

至于礼部员外郎王之猷,估计就是王家派来看热闹的。

剖析完毕后,林大官人便做出判断,这是赵用贤以为唐状元庆功为借口、以复古派文脉为基础,凝聚人望并顺便拉拢其他反申时行势力的雅集。

于是林泰来就说:“等那边人来的差不多时,我就过去!”

董其昌惴惴不安的问道:“你没有请帖,不会真的要打进去吧?”

“怎么会?”林泰来不满的反问:“我是那样不讲礼数的人吗?”

然后又说:“虽然我没有请帖,但我有名帖啊!

到时候,我只需要投进一张前状元之子的名帖,他们还能不接待?”

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既然雅集打着为唐状元庆功的名义,那么前状元之子到场祝贺,就称得上风雅佳话,不能拒之门外。

但董其昌还是疑惑的说:“你哪来的前状元之子名帖?你不会是想要冒充别人吧?”

林泰来指了指身后的申用懋,“隆重给你介绍一下,此乃前状元现首辅之子申家懋大爷!”

董其昌:“.”

原来这个一言不发,只会板着脸跟在后面的文雅年轻人,是申首辅的大儿子。

他刚才一直以为,这是林泰来新招来的文化型跟班。

对了,如果林泰来真和首辅家这么熟,那三年后的会试

申用懋却很不给面子的说:“我今日出门没带名帖。”

林大官人风轻云淡的对左护法张文挥了挥手,然后便见张文拿下随身背的皮囊,伸手向里面掏去。

又听林大官人不慌不忙的说:“不要紧,今日出门之前,我让贵府管事拿了几张名帖给我,以备不时之需,没想到真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