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一步一坑(上)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2369 字 3个月前

高长江这两日城里城外的来回奔波,不停按照坐馆的口头指示进行部署,忙到脚不沾地,生活可谓十分充实,不知道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报。

据打探来的消息,明日杨巡抚将会抵达扬州城,从利津门入城。

今晚高长江便来找林坐馆,把所有布置再做一个总的汇报。

“坐馆在哪里?”高长江对坐在前厅的左护法张文问道。

张文懒洋洋的答道:“眼下正在吴田氏的屋里。”

林大官人对吴田氏颇为优待,单独提供了两间厢房给吴田氏居住。

高长江又走到吴田氏住处,刚靠近了屋门,就听到里面说话的声音。

于是高长江就暂停了一下脚步,先听听里面声音,免得冲撞了坐馆的好事,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

“大官人!不要!”先是听到了吴田氏的轻声惊呼。

又听到了林泰来那有点恼火的声音:“已经为你做了这么多事,你还敢拒绝我!”

而后吴田氏苦苦哀求说:“奴家不想找郑家报仇,求大官人放过奴家。”

林泰来呵斥说:“既然你人在已经我这里了,不行也得行!”

“真的不可以!”吴田氏还在抗拒着。

林泰来声音冷了下来,“夫人!你也希望你儿子能平安长大,将来读书学艺甚至出将入相吧?”

高长江叹口气后推门而入,助纣为虐的对吴田氏说:

“夫人!劝你还是从了吧,不要违逆坐馆的意志。

不然的话,只怕就要把你交给外面那几十个伙计了,你一人又如何能抵抗几十个?”

大运河从扬州城外的东、南两个方向绕城而过,所以这两个方向都有大码头。

从南边来的船只喜欢停靠南门外,而从北边过来的船只则喜欢停靠在东门外。

转眼就到了次日,扬州城东利津门外的大码头上十分热闹,数十本地官员名流在这里汇聚。

<div class="contentadv"> 因为杨巡抚马上抵达扬州城,并在这里下船,然后从利津门入城。所以按照惯例,自然要组织本地代表在码头这里迎接。

杨巡抚下了船后,府衙知府、县衙知县以及盐商领袖郑之彦一起迎了上去。

如果在别的地方,此处出现一个商界领袖会很奇怪,一般商人根本上不了台面。

但这里是扬州,盐商在扬州具有特殊地位,基本上相当于别地的士绅了。

寒暄过后,众人让开了去路,恭请杨巡抚上轿,等入了城再接风洗尘。

但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个美貌少妇抱着幼儿,扑到了巡抚身前,叫道:“民女吴田氏,状告恶贼郑之彦戕害同行,谋财害命!”

众人愕然,谁也不知道这个少妇怎么出现的,又是怎么混进来的。

只能说这种拦截高官告状的事情一直是被严防的,但却又屡禁不止。

其实吴田氏并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这样抛头露面的来告状。但是被逼无奈,不得不来。

杨巡抚冷淡的看了眼吴田氏,开口说:“如有冤情可去府县,不要越级上告!”

如果不是看在对方是妇孺的份上,早就喝令左右打出去了。

吴田氏又叫道:“此事可能与官兵有关联,事情又发生在城外,还涉及到盐业,府县衙门焉能处置?唯有请抚台青天老爷做主!”

杨巡抚到扬州城来,为的是名为的是利,可不是找麻烦当青天来的。

当即就斥道:“若无凭无据,告什么状!退下去!”

人群里有带节奏的叫道:“谁说告状就一定要证据?如果查明是诬告,就判反坐好了,又有什么不能收的?

如果抚台不想收告郑家的状子,就请直说!”

杨巡抚轻蔑的瞄了眼人群方向,什么也没有说,拔腿就走开。

按常理来判断,这状子绝对是一个坑,为了避坑不能接。

作为一个封疆大吏,自然有足够的担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