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骑鹤上扬州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2466 字 3个月前

身为状元宰辅贵公子,三代书香门第,申二爷不该这么粗俗的。

所以看到扬州盐商出价一千两,便财迷心窍就答应了。”

林泰来理所当然的说:“你是不是应该给令尊写一封家书,然后托我捎带至京师,送到令尊手里吗?”

申二爷甩开徐元景,喝道:“你别跟我说,你去跟林泰来说!”

申二爷莫名其妙的反问道:“什么事情?”

“是一个叫郑之彦的扬州大盐商,特意到苏州城来领走状元花魁,据说是为了送给即将到任的盐官!

我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在商言商的答应了。

想了想后,林大官人又说:“那就让徐元景去收回教书公所吧,但是我也不能白白退让!

上届花魁白状元的身契似乎在徐元景手里,让徐元景把她送给我!”

申二爷感觉自己可能真不适合当中间人,头大如斗的硬劝道:

“你现在也不差钱,拿个几百两出来意思意思,听说你为了功名都准备了上千两巨款。”

举个最直观的例子,清代扬州考中进士四百零五人,而明代扬州进士则只有二百四十五人,从这个数量差距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比如大力发展书法绘画,比如喜欢修园林造景点,比如以苏州传来的服饰和生活方式为时髦,称之为“苏样”。

不就是制造噱头,捧捧花魁,扶持头部,稳住中层,调控物价,培训新人吗?”

林大官人嘴上已经告辞,但却没有挪动脚步,回头对申二爷问道:“您是不是忘了一件事?”

还有去县衙办理武会试的报名手续,领取考票。

所以明代的扬州盐商为了虚荣,跑到时尚发源地苏州买个花魁并不算奇怪。

林泰来为了报复徐家,就把徐家掌控的校书公所给占领了,驱逐了所有管事。

“很好,校书公所这份产业就交给老师你了,以后老师你就是校书公所总管了,我相信老师一定能胜任。”

收到消息时,林泰来正在向名义上的业师张幼于辞别。

当初反林四家同盟里,席、陆、沈等各家都受到了严厉惩罚,只有徐家赘婿范允临被轻拿轻放。

申二爷很敏感的说:“怎么?用得着我时,这个盟主不再是名誉太上盟主,而是实质盟主了?

需要我看顾时,产业也不再是林氏社团产业了,而是更新社产业了?”

至于什么徐元景,还想拿回校书公所?去死吧!

申二爷有点烦躁,口不择言的说:“什么扬州盐商,吃饱撑着跑到苏州城来为花魁赎身,那扬州不是特产瘦马吗!”

最后林大官人摆事实讲道理,“再说我堂堂一个解元坐馆和苏州第一好汉,连个属于自己的屋里人都没有,岂不掉价?”

对王之都而言,这就是肉眼可见的政绩。

主要是林泰来觉得,为了女人一掷千金实在太冤大头了。

申二爷又劝道:“你手底下也没有什么商业经营人才,占着校书公所又有什么用?

至少在明代,苏州是江南文化潮流的中心,也是时尚的发源地。

本来就没把这个公所放在心上,随便张幼于怎么折腾。

徐总管跪在了地上,抱着申二爷大腿说:

您作为宰相公子,平常也不能太张扬,工程队有你的暗股,分红有你的银子就够了。

然后从京口渡过大江,又从瓜州继续向北几十里,便抵达了扬州城。

现在那郑盐商已经带着白姬,离开苏州了。”

申二爷:“.”

被申二爷这么戳了一下,林大官人忽然觉得校书公所这个产业确实不适合自己。

路过浒墅关时,顺便登岸拜访了一下王税使。

送走了林泰来,申二爷就把校书公所的徐元景叫了过来,吩咐道:

张文很哲学的答道:“家花总是不如野花香。”

林泰来不为所动的说:“还有正事,分头行动,我先去学校打听一下院试情况。

张文你在码头、商肆打听一下盐商郑家的情况。”

祝大家七夕快乐!码字的人向你们过节的人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