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正国本(圆一)确似霍光!

大明元辅 云无风 2897 字 21天前

与以往的皇帝们不同,武帝的身边全都是顶尖大才,一般人根本进不了核心圈。为了留在这个圈子里,霍光渐渐的进化成了沉稳如水、干事细致、言语得当、举止极有分寸的顶级秘书。

霍光精准谨慎到了什么程度呢?“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

意思是他每次出入宫门,上下殿阶,停与走都有固定的位置,每次落步甚至能做到连尺寸都丝毫不差。

更恐怖的事,这个十几岁的孩子就这样陪伴了武帝的整个后半生,长达三十年的朝夕相处之下,霍光居然从未有过一件让武帝批评的事。

霍光也创造了一个记录,就是成为武帝朝超长待机的第一人。他的这份谨慎与能干,最终打动了武帝。霍光这辈子,从来没有多余的动作,每一步动作都谨慎、有效,而且节制,基本上全都有其意义。

以上这些,与高务实是不是又很像了?

说谨慎,高务实的任何举动必先规划,提前考虑好每一个细节,而且首先确保自己不会因此“出大事”。同时,他在明面上从不得罪任何人,即便面对政敌也是温文尔雅、笑容可掬,除了在军中之外,几乎从不曾见他满面寒霜、疾言厉色;

说有效而节制,高务实要求自己每一步都必须恰到好处,既不能裹足不前,又不能步子大了扯着蛋。他多方推进改革,但从来都是拉一派打一派,而且绝不把对手逼入死地,总是留出一条活路,免得人家和他鱼死网破。

接下来,看看托孤。

武帝在做最终决定前,就已经命人画了一张“周公负成王朝诸侯”的图赐给霍光了。

这张图大有来头,当年周公代替年幼的成王执政,成王长大后,周公还政成王。霍光自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武帝这么做是在透露两件事:第一,我要立少子刘弗陵;第二,你要做辅政的“周公”。

但是,意思虽然明摆在那了,可到了后元二年的春天,武帝在五柞宫病重的时候,霍光仍然大哭着问武帝,您要是真不行了,谁能继承大统?

武帝就问他,你难道没明白此前我赐你那画的意思?立少子,你行周公之事。

霍光当然明白武帝赐图的意思,但是他更明白:政治声望这东西,必须得是“先帝”亲口说出来的才最管用,因为那是“先帝遗命”,天然政治正确。

而且霍光知道,这也是武帝最后的试探。试探什么?就是看看你霍光看到这幅画后的反应。

如果霍光以“吾非相,乃摄也”自居,大手一挥:您老尽管走,小家伙我一定给您管好喽!那没的说,武帝一定会奋起最后的余烈,将霍光带到地下继续给自己当秘书。

与此同时,霍光还在武帝亲口给出合法性的时候,连削带打的将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金日殚给挤下去了。

当时霍光顿首让道:“臣不如金日殚。”

霍光这句话递过来后,旁边的金日殚被逼无奈,马上说出了自己的政治短板:“臣外国人,不如光。”

大家都是高手,都是一点就透的顶尖聪明人。他金日殚是当年霍光他哥打服的匈奴休屠部王子,非常传奇的成为了武帝身边的宠臣,能没几把刷子吗?说这句话是因为他已经感受到了霍光的用意,并且判断出武帝肯定更倾向于霍光而不是他。

那么现在对比一下高务实,当初隆庆驾崩之前他是怎么做的?

先是安排好了陈皇后这一步暗棋,然后巧妙地跟随太子朱翊钧同时前往隆庆面前见皇帝最后一面。

由于他适时出现在了临终的皇帝面前,果然等到了皇帝亲口说出那段话:“……他亲政之前,还是由你陪着他读书。你不光要好好陪他,还要监督他,就像之前讲官们没有讲明的道理,你为他开讲那样。”

就这一段话,直接奠定了高务实依旧可以留在新君跟前的特殊地位,即便事后李太后曾一度有意调离他,最终也因为先帝遗命而不得不咽了回去。

这还不算完,隆庆咽气前一刻,高务实安排好的暗棋陈皇后在最关键的时刻直接发问:“皇上,若将来钧儿亲政之前,国家有事难决,我姐妹二人又是不晓事的,却要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