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宫里宫外(圆八)我与西班牙是天作之合

大明元辅 云无风 2579 字 21天前

很显然,高务实现在想做的,就是支持西班牙帝国在欧洲征战不休,借此拖垮整个欧洲,或者至少是大部分欧洲主要国家。

这一点能做到吗?大有可能。

前文曾经专门说过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野心,“世界不足我欲”可是光明正大写在西班牙纪念银币上的,这完全不必怀疑。

不过这里有一点小小的问题……腓力二世应该去年刚刚死掉了。如无意外,现在继位的应该是他唯一在世的儿子腓力三世。

好消息是,这点小小的问题在高务实看来没什么大不了,因为腓力三世的执政思路和他爹基本没差——因为在各个方面、各个方向都拥有巨大野心,以至于穷兵黩武。

算起来,从腓力三世的爷爷查理五世当政开始,西班牙在约八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几乎一直都在战争或者支持战争,穷兵黩武拿来形容他们简直太合适不过了。

前文曾经例举过一些数据,用以证明西班牙虽然在殖民时代早期狂飙突进、如有神卷,但这个国家的底子其实并不算厚。

这样一来就导致了恶果,在数个方向连续受挫,尤其是在彻底丢掉尼德兰北部七省之后,西班牙越战越弱。到了三十年战争之后,这个曾经的欧陆霸主级玩家基本下线,帝国几乎只剩余辉,而属于西班牙的太阳也不曾再次升起。

然而高务实却觉得,西班牙这样的穷兵黩武可太好了!尤其是它热衷于欧陆争霸,这根本就是完美契合自己对欧洲的展望啊!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代理人战争之所以长盛不衰,首要原因当然是核武器的出现使得主要大国之间爆发直接冲突的后果太过于恐怖,达成了某种核武器下的和平,但原因毕竟不止一个,其主要原因还有几点,而这几点几乎都契合高务实此时的想法。

首先,代理人战争相对廉价,成本较低,而同时效率却很高。

根据后世理论的说法,代理人战争似乎是一种廉价的、实际上几乎没有代价的发动战争的方式,“代理”使得以最小代价进行干预成为可能。

例如米帝的第34任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就曾在一次演讲中盛赞代理人战争是“实现国家目标最为廉价的方式”和“最便宜的保险”。意指这种方式相较于直接的军事干预来说,既能减少财政支出,又能管控政治风险。

作为一种能够以较低投入获取较高收益的战争谋略,代理人战争遂成为大国战略博弈和介入地区事务的一个首选工具。

要说服大明朝廷干预万里之外的西班牙或者欧洲,那有点难度,但如果只以南疆之力干预就没问题了。而事实上,所谓“南疆之力”,其实包含了大明很多的力量——毕竟大明与西班牙的贸易基本上都在高务实的掌握之中。

其次,搞代理人战争,军费及人员损失都小。国家间直接军事对抗,或者直接军事介入其他国家间或国内冲突的代价往往十分高昂,因而采取代理人战争策略自然就成为一个明智选择。

美国着名政治学家、法学家菲利普·博比特曾经说过:“在未来,地方武装力量将越来越多地成为全球和地区大国策动武装冲突的代理人,这种方法将成为这些国家动用正规军队、支付大额军费开支的高效替代方案。对于米国来说,发动代理人战争不仅可以节省资金,而且可以避免牺牲米军士兵,包括陆军服役人员。”

同样的,高务实支持西班牙也不需要损失自身一兵一卒,只要和西班牙人进一步加强贸易往来就行了,俗称输血。

穷兵黩武的西班牙后来之所以打不动了,归根结底是财政破产次数太多,最后实在拿不出军费来继续战争了。

这其中还有一点非常关键,那就是西班牙原本支撑战争的钱真的只是货币,而不是生产力。确切地说,它的军费几乎完全来自于美洲的天量金银。

西班牙帝国用这些贵金属去整个欧洲市场上购买作战所需的几乎一切物资,但偏偏没有培养出本国除了造船业之外的其他优势产业,因此一旦美洲的供给不足,西班牙立刻就要破产。

但是,美洲的金银不足了吗?其实没有,美洲的金银不仅现在没有不足,以后很多年都依旧能够顺利提供。那么,西班牙怎么就没钱了呢?因为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