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1章 平倭(卌五)全权

大明元辅 云无风 4044 字 5天前

黑田长政听完感慨道:“父亲大人所言极是。的确,比起攻占朝鲜及大唐,丰臣家的未来显然才最为重要。太阁殿下至此还要坚持再赌一把,可谓是豪赌之性不改,一旦事态发展不及预期,只怕……

其实太阁殿下应该让前线转攻为守,先将局面稳住,等太阁本人转危为安,再对我们下达重新进攻的指示也不迟。

当然,考虑到明军随时可能南下,我也担心真到那时,即便想再重新发起进攻也不会那么容易了。”

菜刀通天

黑田如水点头称是,又道:“壬辰之战时明军之所以后来愿意与我军和谈,一则是他们当时刚刚打完蒙古,能调用的兵力颇为有限,当李如松本部遭受较重损失之时,便觉得再打下去于己不利;

二则是朝鲜方面对明军的指挥心存不满,不仅配合得十分消极,甚至还总是裹挟明军去做他们不想做的事,这样的仗换了谁去打都会觉得憋屈,那就干脆不打。

大唐是朝鲜宗主,明军怎么可能咽得下这口气?不过这就反过来说明了一件事:只要这次明军再度南下,其一定不会再看朝鲜脸色行事。无论他们是否选择强迫朝鲜服从,总之明军都一定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行事了,而这就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危险。”

黑田如水不愧是日本战国末期自竹中重治之后的最强谋士,其猜测无论是对日本的,还是对大明的,几乎全中!

丰臣秀吉的确病重,也的确是一边想要确保丰臣家的统治,一边又不想放弃在朝鲜的“大好局面”,想要两手都抓。

而明军方面也的确是因为高务实不肯再让他们受到朝鲜掣肘,所以才在近期的进军时间上一拖再拖,生生摆出一种隔岸观火、见死不救的架势,逼迫朝鲜让步。

只是黑田如水也没料到高务实的胃口那么大,不仅是要求战争指挥的全权,甚至还要逼迫李昖内附,直接将朝鲜纳入大明治下!

不过,即便高务实的一切计划都很妥当,可是有句老话说得好,人算不如天算。朝廷内部忽然爆了一颗惊天巨雷,时局的陡然变化逼得高务实也不得不做出一些微调,好在此前的部署基本也已经到位,这个微调应该不会严重影响大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于是,在大明内阁爆雷的第三天,朝鲜王李昖再次求援,求援信中公开以“孝子”自称朝鲜,请求大明爸爸教训日本“贼子”、“逆子”。

虽然这求援信还没有达到高务实所需的“自请内附”地步,但高务实现在却也等不得了,他必须在朝鲜战场创造一些实学派的功劳,让接下来的内阁增补更加有利于己方。

于是就在当天,宋应昌、麻贵同时接到高务实的飞鸽传书,十万明军突然毫无征兆地出兵南下,当天便全部跨过了鸭绿江向平壤进发,并于数日后全军抵达。

此时的平壤拥有明军十万出头,朝鲜官军反而只有一万两千,客强主弱的形势就连瞎子都看得分明。而这一次,大明平倭经略宋应昌也一改以往温文尔雅、十分“讲道理”的风格,变得格外强势。

例如,宋应昌刚到平壤,便以“加强平壤防务”为由,下令朝鲜士绅百姓一体捐粮,并许以升官免役,还严令要求尽数上报朝鲜军械、粮草等各项战略物资明细。

对此,还搞不清时局变化有多大的朝鲜两班极力反对,纷纷来到经略衙门指责宋应昌擅作主张。补充一句:前次他来朝鲜,驻地驻所叫做“经略行辕”,而这一次却不同,他是直接挂了牌匾叫做“经略衙门”——行辕和衙门,那可是大不相同的。

面对朝鲜两班的指责,宋应昌板起脸来,冷然训斥道:“放肆!尔等竟敢对上国重臣横加指责!本部堂奉天子圣旨,经略朝鲜军务,朝鲜所有军兵、粮草、辎重情况本部堂自然应当无所不知!

固防朝鲜为经略职责之所在,王爷已经给本部堂专断之权来保尔等之乡土,尔等却只知保全私财,全然不知国家兴亡,竟还在此振振有词、故作忠贞,委实令人不齿!

所有人速速离去,严格执行本部堂法令,不然必当视作有辱上国,并以妨碍军务论罪,本经略不吝请出王命旗牌,将尔等就地正法!”

此言一出,两班惊惧,这些人都是朝鲜的读书人,当然分辨得出宋应昌的说辞变化。例如这次宋应昌称呼朝鲜王李昖竟然是“王爷”而不是“朝鲜国王”、“朝鲜大王”、“朝鲜王”,这是什么意思?这是把李昖的“朝鲜国王”头衔当做大明国内的王爵看待了!

另外,宋应昌又说李昖“已经给本部堂专断之权”,这话又是从何说起,我们怎么都不知道还有这事儿?

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地退出经略衙门后,朝鲜两班只觉得气不打一处来,便吵吵嚷嚷地立刻转道王宫,向朝鲜王李昖控诉。李昖也没料到宋应昌抵达平壤的第一天就闹出这么大的阵仗,不得已召集朝会,并请宋应昌出席。

李昖问道:“宋经略,是否是现在军粮不足才需要捐粮?有不少人来向寡人声讨经略,但寡人不知细情,还请宋经略能如实相告。”

宋应昌平静地道:“殿下,本部堂奉天子圣旨,以平倭经略身份负责朝鲜军务,自然要对朝鲜防务负完全之责。正因如此,本部堂必须对朝鲜所有的军械、粮草、兵力等了如指掌方能统筹调度,部署御敌。

眼下我大明出兵十万,但朝鲜官军很大一部分要么崩溃、要么失联,剩余尚在掌握的不过数万。日军原驻釜山数万,此番又调十四万来犯,因此若论双方兵力,恐怕仍是敌众我寡。

倭寇兵力雄厚,下三道已为其所占据,我方援军方至平壤,而军需粮草尚未完全抵达,因此很难赶往汉阳一线阻敌,必须在平壤做长期战争之准备。如此一来,当前的军粮是不足以支撑的。

倭寇现在正进逼汉阳,我兵部(大明)职方司做过详细推演,认为朝鲜目前不可能守住汉阳,故兵部知会本部堂,当前的首要目标是确保平壤万无一失。为保平壤万无一失,更需有足够的粮食来保障军、民供应,所以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征收捐粮都已势在必行。”

左议政金应南问道:“既便如此,为何士绅与百姓皆一体捐粮,但却只有百姓得以升官免役?更何况升官免役兹事体大,若然如此行事,战乱过后朝廷势必混乱。

另外,两班士绅本对朝廷多有贡献,也为支持改革牺牲许多,都做出了应有的奉献……殿下,臣只怕将来或会引发祸事。”金应南说完,两班纷纷附和。

宋应昌则冷然看了金应南一眼,厉声责问道:“左相此言实为混淆是非!据我所知,朝鲜士绅原本便享有特权,族中家中之存粮远非寻常百姓人家可比,现在却来跟百姓争升官免役,简直是笑话。

升官免役能在国难之中聚拢民心,民心不散则家国不亡。你们一个个也算饱读诗书,难道会不知这其中的道理?我看并非不知道理,而是平日倚仗权势、作威作福惯了,早已忘记了我中原先贤和你们自家祖宗的训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