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惊喜连连

大明元辅 云无风 2406 字 3个月前

“东家将来的统治”这事儿,可没人跟他提过,高务实也从来没有对下提过这种话,全都是下面的人“懂了懂了”,而高思廉就是坚决持这种态度的。

在高思廉看来,现在的安南既不姓莫,也不姓朱,它就姓高!在安南,没有谁的话有东家的话管用,“莫”是挂名,“朱”是挂名的挂名,惟独“高”,才是它真正的姓氏。

安南如此,缅甸为何不能如此?

至于忠君报国什么的,高思廉完全没有这个概念。

在他的思维里,有两条最简单最朴实的道理:第一,我高思廉的命是东家救的,要不然多年前就饿死在卫辉了,所以东家是我的再生父母,我的命都是东家的第二,家丁首先效忠的是家主,东家就是我的家主,我当然一切为东家考虑,这在整个大明都是一样。至于东家要效忠谁,那关我什么事,我一个家丁,我管得着吗我?

黄芷汀的机动兵力得到解放,立刻再次对东吁城形成了包围。

意外的是探马告诉她,在这一的时间里,东吁城里的人似乎傻掉了,居然没有大举出逃,也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

不过,这个疑问没有持续多久,确切的只有不到两个时辰,黄芷汀就知晓了答案。

东吁城里的人没地方逃了……

因为,北方的阿瓦城投降了。

这个震撼的消息不是探马打探来的,而是刘綎部派出的一队骑兵送来的,整个事情听起来虽然很有戏剧性,但仔细想想也没什么奇怪。

事情的经过不算特别复杂,可以简单的交待一下:阿瓦城的主将名叫莽猛,此人也是莽应里的王叔,爵封东吁候。

东吁乃是缅甸的王都,莽猛能够封为东吁候,显然是缅甸先王莽应龙时期数一数二的重臣。但先王时期的头号重臣到了新王时期,日子可未必能好过到哪去,这是下皆知的道理,莽猛的情况基本也类似。

莽应里这厮极其多疑,在登基之后一直很防备自己的几个王叔,因为缅甸的军制其实起来比较“原始”:莽应龙当年好比“总瓢把子”,威望卓着,兵力也最强,但几个弟弟手底下却也都有各自的兵权,其中又以东吁候莽猛为最。

莽猛当年对莽应里其实没多少好感,对于他的继位也没有很痛快的表示支持,只是沉默的接受了。这就让莽应里很怀疑他的立场,常年把卑缪候放在莽猛身边作为钳制。

然而前一次北线战败之后,莽应里急于南下平叛,又不想把平叛的功劳分润给东吁候莽猛,于是便让莽猛镇守阿瓦。

莽应里当时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他并不觉得莽猛会投降大明,因为在他看来,莽猛就算再不靠谱,但他是缅甸王族啊,大明如此大动干戈,显然是动了真怒,怎么可能收降一个缅甸王族?

结果这事儿就悲剧了,刘馨劝她大哥亲自写信,邀请莽猛一晤。

刘綎本来也觉得不靠谱,但架不住妹妹一直是他老刘家的智囊,最后还是照办了。

于是就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刘綎先退兵十里,双方约定在城下相见,各自不得带超过二十饶护卫。

结果莽猛如约带了二十名护卫出现在约定地点的时候,发现刘綎居然只带了他妹妹,两兄妹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见了这位阿瓦城守军主将、缅甸东吁候。

接下来就不必细了,刘綎负责气场,刘馨负责谈牛东吁候莽猛也不知道是被忽悠瘸了,还是早已在寻找退路,总之双方一拍即合,当场达成了协议莽猛算是临阵起义。

于是莽猛回城,将近四万缅军高举义旗,开城迎接大明兵。

缅甸北方第一雄镇阿瓦城,就此易帜。

感谢书友“单骑照碧心”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曹面子”、“坐在酒馆门口”、“秦朝驻”、“书友”、“fgs”、“尘坠微城”、“系统崩溃”、“书友”、“胖”的月票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