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康普顿散射

李谕说:“她是外交总长顾维钧的兼职外文翻译,这两年在北京社交界已经小有名气。”

梁思成恍然:“原来是这样。”

用不了多久,徐志摩就会和陆小曼结婚,开启一段悲催的婚姻故事……

——

抵达美国西海岸后,几人搭乘上了火车。

梁林两人去费城,李谕则在芝加哥站提前下车,招了辆出租车到了芝加哥大学。

径直来到康普顿的实验室后,李谕看到吴有训正在做实验。

“李谕先生?”康普顿先看到了他。

“康普顿教授,”李谕与他握了握手,然后立即问,“实验情况怎么样?”

康普顿大为称赞:“我从来没有见到这样有才气的学生,吴是个实验天才!连我都无法复现的实验,他竟一遍遍做到了。”

李谕说:“你们一个负责理论,一个专攻实验,挺搭配的。”

康普顿说:“这个现象康普顿效应主要的任务就是实验复现,理论上的难度不大,毕竟都是借鉴了爱因斯坦先生的光量子假说。”

李谕笑道:“康普顿教授竟然学会了中国人的谦虚品质。”

“因为吴的表现太出色。”康普顿说。

“现在到了什么程度?”李谕问。

“吴在尝试第十五种材料。”康普顿说。

康普顿效应说起来并不复杂,就是用一束频率较高的电磁波比如x射线,照射到石墨上时,会散射出两束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一束和原来的频率相同,另一束频率降低,并且与散射角有关。

这种现象波动说显然无法解释,因为按照波动说,电磁波的频率不会因为反射和散射产生变化。

但用光量子理论来解释就很说得通,就是碰撞后能量损失了呗。

几个月前,康普顿刚刚用光量子理论推导出一个公式,带入普朗克常数、光速这些常数后,果然得到了一个只与入射角有关的公式。

对于理论物理学家来说,这个公式并不太复杂,没有什么复杂的新东西。

这个实验关键点就是能够彻底证实光子的存在,从而为光的波粒二象性盖棺定论。

这是最被学界看重的。

所以实验能不能被重复做出来就很关键。

李谕说:“十五种材料?至于吗?”

“有必要,”康普顿说,“这个实验尚且没有得到物理学界的认可,哈佛大学的威廉·杜安教授认为实验结果是因为盒子的材质导致,称之为‘盒子效应’。吴为了拓展实验的适用范围、增加普适性,才决定增加其他材料。”

最开始康普顿只用了石墨。

李谕问:“都成功了?”

康普顿点了点头:“太令人不可思议了!中国的学生在治学能力和态度上都让我十分佩服,吴为了做实验,半年多里几乎只待在实验室或者寝室。家书甚至一直没有回,其父连发四封加急电报,我才知道。我令他回了电报,才重新开始做实验。”

李谕倒是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努力:中国人太渴望成功了。

几十分钟后,吴有训突然高兴道:“成了!”

他这才发现实验室中多了李谕和康普顿。

“导师,院士先生!”

李谕笑道:“恭喜恭喜!”

吴有训说:“希望这次杜安教授不会再说什么。”

康普顿说:“除非他们能够亲自做成功。”

李谕则看了一圈,问道:“你们用了特制的x射线分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