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公理与强权

李谕笑道:“不是我的,我就是……偶然听到的。”

——

到了一月底,和会才开始讨论山东问题,顾维钧得没错,大会让日本先表明态度。

牧野男爵带着演讲稿,用依旧不流利的英语:“我们日本认为,德国在山东的胶济铁路及其他利益应无条件交于日本。”

这子很鸡贼,关于将来这些权益要不要交还中国,一字不提。

他此时的辞与当初陆徵祥在东京会见日本外相内田康哉时完全不同,代表团没料到他们玩阴阳饶眨

在场的两名中国代表中正好有顾维钧,他并没有失了分寸,轮到其发言时:“关于胶州的问题,应该等中国陈述理由后,再行讨论。”

顾维钧的建议得到英法美意的赞同,争取到了一的缓冲时间,留到第二详述。

他只有一的准备时间,也只有一次机会。——因为整个巴黎和会,关于中国问题只在这两进行了正式讨论。

代表团没经过太多迟疑,选择让顾维钧出面进行陈述。

是非成败在此一举。

历史上的顾维钧没有过“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但他的话一直在暗暗透露这一层意思。

《我的1919》编剧挺厉害,进行了高度浓缩并做了合理的影视化改编。

外交场上的辞其实大都十分冗长、谨慎,听起来感觉没那么铿锵有力,因为他们的首要目的是不能漏出哪怕任何一丝一毫的破绽,还要绞尽脑汁想办法套对方的话。

顾维钧只花了一就整理出了非常优秀的发言稿,次日的正式会议上,他首先亮明态度:“山东因历史、人种、宗教、风俗、语言、国防等关系,与别种海屿不同,应令德国将所租青岛及胶济铁路及附属权利,完全、直接归还中国。”

关键点是“完全”“直接”二词,不能经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