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蹩脚的英语

李谕观察居里夫人的镭研究所挺完整,没有受到任何轰炸。当年这里刚建好没多久一战就爆发,没来得及投入使用,可是法国的科研工作者伤亡却相当惨重。

居里夫人说:“战争终归是战争,原来出去作战的人员和学生陆续返回了,至少10%的科研人员死去;战前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在校生又有一半以上或者死亡或者负伤,人员很难补充。”

李谕说:“以居里夫人的名头,应当有很多人投奔。”

居里夫人叹了口气:“很难!这些历经九死一生幸运返回的人,对于是否进入大学或者研究部门十分犹疑。现在物价飞涨、工资入不敷出,工业界的情况总归要好一些,因此大量科技人才涌入了工业界,科技界更显人才凋零,后继无人。”

一战对法国的科学事业影响属实不小。

李谕只能安慰道:“不用急,慢慢来。既然现在没法开展科研工作,居里夫人可以四处游历游历。”

居里夫人说:“那要等我攒点钱。”

“您不是还有一次诺贝尔奖的奖金吗?”李谕问,那是一笔巨款。

居里夫人说:“战争时期我把所有的钱都买了国债,只有两枚诺贝尔奖奖章是重要的纪念品,银行坚决不收才保留了下来。”

李谕愕然:“法国发行的国债?它们现在好像一文不值。”

居里夫人为此破了产,不过她没有当回事:“至少战争胜利了,今后的薪酬会正常发放。”

她每年收入1.2万法郎左右,比爱因斯坦高一些,——差距还会加大,主要是德国马克战后太惨,不断贬值,简直如同飞流直下三千尺。

“等您安顿好各项事务,可以来一趟中国,”李谕再次邀请道,“各项费用我都会提供。”

居里夫人没有拒绝:“好的,我一定会去,最晚明年。”

战争时期居里夫人投入到战场后勤工作,忙着用放射技术辅助手术,比如找到弹片位置,没时间外出。现在战争结束,也就轻松了下来。

——

告别居里夫人后,中国代表团的顾维钧又找上了李谕。

代表团知道李谕在欧美的声望非常高,如果通过他来带动一下舆论,说不定会对和谈有好处。北洋政府派梁启超来也有这样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