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水星的进动

军阀们一向最爱德国武器,俗称“毛瑟的枪,克虏伯的炮”。

德国好枪出自毛瑟军工厂,但制造大炮的王者肯定是克虏伯。

战场上火炮的地位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火炮是绝对的近代战争之神。不管战列舰还是坦克,目前形成战斗力靠的还是火炮。

之所以大家看电影电视剧时感觉大炮似乎没什么存在感,只是炸几个响,其实是导演故意为之。因为火炮太强了,强到没什么意思,拍不出花样。

克虏伯公司和毛瑟相比,历史更久、名气更大,在德国的地位也更高。

它除了制造火炮,同时是个大型钢铁企业,产品很多,是德国的工业命脉级企业。

克虏伯公司很早就成了德意志帝国最重要的军火供应商,他们的产品远销各国,李鸿章李中堂便买过不少克虏伯公司生产的大炮。

据说当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德军发现清军在使用克虏伯公司的武器。事后德皇专门为此事质问克虏伯,结果克虏伯回答说:“克虏伯是一家公司,理论上不拒绝任何订单。”

克虏伯公司的态度让德皇想要更加严格地控制它,于是安排自己的一名远房亲戚与克虏伯家的大女儿结婚,并改姓克虏伯,用中国话说叫入赘。

而这位德皇的远亲,就是目前克虏伯公司的掌门人古斯塔夫·克虏伯。

古斯塔夫·克虏伯邀请李谕与爱因斯坦先观赏了在庄园后进行的新型火炮试射。

李谕和爱因斯坦其实没什么兴趣,只能端着望远镜装个样子。

新型火炮准确命中了靶点,古斯塔夫·克虏伯忍不住鼓掌,然后问爱因斯坦:“你觉得怎么样?”

爱因斯坦略显尴尬,只好说:“我认为这些杀戮机器就像它们的外表一样惊人。”

古斯塔夫·克虏伯又问李谕:“李谕先生,你觉得呢?像不像星战中恐怖的死星?我甚至想用这个名字给新型火炮命名!”

李谕随口说:“恐怕这个名字有点不合时宜。”

古斯塔夫·克虏伯笑道:“我觉得也是,因为它的威力与书中的死星还相距甚远。将来我还会造出威力更加巨大的火炮,或许能冠上死星之名。”

二战期间,古斯塔夫·克虏伯成了小胡子的疯狂拥护者,制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大炮,即赫赫有名的“古斯塔夫巨炮”,它口径800mm,全重1350吨,只能靠铁路运输,仿佛是个科幻怪物。

古斯塔夫巨炮一发炮弹就有5-7吨重,射程40公里,发射一次需要上千人一起配合。

不过这门巨炮造好的时候已经是1942年,只在攻击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时发挥了一下作用,但威力确实不小,坚固的混凝土工事在这门巨炮面前毫无招架之力。拿下塞瓦斯托波尔让曼施坦因成功晋升德军元帅。

众人回到屋中,爱因斯坦立刻给古斯塔夫·克虏伯讲起自己的理论:“这里面包含了黎曼几何、空间坐标转换……”

古斯塔夫·克虏伯听得一头雾水。

李谕笑道:“克虏伯先生,简单说的话,如果完成测量,将会引起全世界物理界的震动,足以获得一枚诺贝尔奖,克虏伯先生一定感兴趣吧?”

古斯塔夫·克虏伯说:“诺贝尔奖?这么厉害?”

李谕说:“就如您的新型火炮一样威力无穷。”

古斯塔夫·克虏伯点燃一支雪茄,吹了一口说:“这样我就明白了。考察队一定要去克里米亚?”

爱因斯坦点点头:“是的。”

古斯塔夫·克虏伯答应下来:“我会联系俄国方面,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爱因斯坦高兴道:“克虏伯先生的举动一定会成为科学界的一段佳话。”

此后的文艺沙龙,李谕帮着签了好多名。

离开的路上,爱因斯坦不无激动地说:“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等到日食的那一天了!”

虽然李谕帮他修正了计算错误,不过这次考察还是无法完成。

因为考察队刚出发,还在火车上时,德国就向俄国宣战了。

考察队下火车立马被俄军抓了起来,俄军见到几大箱先进的观测仪器,怀疑他们是间谍,不由分说,投进了监狱。

虽然后来经过俘虏交换协议释放了回来,但他们已然错过了日食(即便没被关起来,当天糟糕的天气也无法完成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