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侦探鼻祖

“神秘的东方科学巨子、创造了星战世界的李谕!?”柯南·道尔再次惊讶道。

李谕笑道:“正是。”

柯南·道尔说:“我们去那边坐。”

他似乎还是有点惧怕结核分枝杆菌。

李谕问道:“看装束,道尔先生还是一名医生?”

柯南·道尔说:“我干医生这一行已经几十年,但面对可怕的结核病依旧毫无办法。三十年前科赫先生已经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医学界仍旧无能为力。找到治疗它的药物,比找到命案中的凶手还要难上一百倍。”

柯南·道尔与结核病其实挺有渊源。

作为人类顶级传染病,肺结核号称白色瘟疫,即便二十一世纪,仍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类感染,打到惊人的20亿。

但后世早就有了治疗办法,二十世纪初得了肺结核可是绝症,即便青霉素问世也无能为力。

德国天才微生物学家科赫于1882年发现了结核分枝杆菌。

科技同样是一种国与国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德国非常希望科赫可以压过法国的巴斯德一头。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找到治疗结核病的方法,所以德国政府给了科赫很大的科研压力。

于是1890年时,科赫在世界医学大会上表示自己发现了一种叫做结核菌素的东西,似乎有一定成效。

科赫的表述很委婉,但全世界结核患者都沸腾了,以为自己有救了,紧接着各种荣誉铺天盖地袭向科赫。

但一名英国的乡村医生柯南·道尔却感觉不对劲,他专门进行了调查,发现这种东西根本没有疗效,并发表文章说明。

事实证明,柯南·道尔是对的。

很快,与巴斯德一同位居微生物学双神位置的科赫陨落神坛。

成为他一生的污点。

李谕说:“从中国去往旧金山的船上,我刚读了几本大仲马与小仲马的书,一百年前的欧洲人似乎把得结核病作为一种优雅。”

柯南·道尔说:“真是一段令人羞耻的往事。”

十九世纪的欧洲贵族,都以得结核病为荣。

当时欧洲浪漫主义兴起,人们对美迸发了极度追求,——许多反映十九世纪欧洲历史的电视剧有所展示。

那时欧洲贵族浓妆艳抹,为了惨白的脸色,不惜涂抹大量铅粉。

总之为了美,一切都可以牺牲。

而最令人震撼的美,他们认为是美丽的死亡。

大仲马是肺结核的忠实粉丝,他直言道:“患肺结核在1823年是一种时髦”,“最理想的生命终结方式是每次感情激动后咳血,而且死于30岁之前”!

肺结核患者一般身形瘦削,四肢无力,面色苍白,而低烧又为肺结核患者的脸上增添了红晕。

这种病态美完全长在了欧洲贵族的审美上。

——难以理解。

李谕说:“小仲马的《茶花女》中有对患有结核病的玛格丽特极尽溢美之辞。”

柯南·道尔说:“我有印象,他好像是这么写的,‘身材颀长,多少瘦了些,是前所未有的娇艳妩媚,就连面失血色的微微一笑,也让人内心狂跳’。”

李谕说:“在中国,四大名著中《红楼梦》的女主角林黛玉也患有结核病,但书中的描述要唯美一万倍。若是当时的欧洲贵族们可以看懂,恐怕对结核病更加趋之若鹜。”

柯南·道尔也算文学圈大佬,好奇道:“什么唯美的描述?”

李谕张了张嘴,却不知怎么开口,只好拿出纸笔:“我写给你看。”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也不是说小仲马文学水平差,问题不在他身上,谁叫文学表现力方面中文是碾压级的存在哪。

柯南道尔看不懂内容,只是说:“好漂亮的中国字!”

李谕穿越这么多年,闲着没事就练练字,毛笔字虽然还说不上多好,但起码达到了普通秀才的水准,也就是入门。

而且练毛笔字顺带着自己的硬笔书法也越来越好。

李谕说:“这首诗出自中国顶级文豪曹雪芹,描写的就是患有结核病的林黛玉。”

柯南·道尔说:“我不懂中文,可以翻译吗?”

李谕说:“中国古诗无法翻译,因为它凝聚了太多中国文化与艺术,精炼无比、意境深邃。”

柯南·道尔问道:“这张手稿可以送给我吗?”

李谕道:“当然可以。”

柯南·道尔仔细收起:“期待有看懂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