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可乐成分

胡适自己统计过,单单1915年一年,就收信999封,发信874封,平均每天写两到三封信,而且许多信件还很长。

这时候写信不像后世电脑打字发电子邮件那么简单,每封信都要斟酌许久。

他给前文提到的陈衡哲五个月发信四十多封;给有暧昧关系的美国女子韦莲司发信一百多封;与此同时,还与另一个西洋女子瘦琴女士通信颇多。

胡明复作为其好友,劝诫过胡适好几次要多读书,不过胡适并没有改掉这个毛病,甚至博士论文答辩都差点出了问题。

这些能脱颖而出考上留美资格的绝对都是人中龙凤,胡适脑子很聪明,但大学期间“旁骛”过多。

到了晚饭时间,李谕与一众留学生到了一家餐馆吃饭。

饭菜还没上来时,胡适高兴地点了几瓶饮料。

“Coca-Cola!”他摆在了桌上。

其他几名学生都熟练地端了过来。

李谕却没有喝。

胡适疑惑道:“院士先生不尝一下吗?这是全美国最热销的饮料。”

李谕问道:“你知道Coca是什么意思吗?”

胡适顿了顿:“什么意思?”

李谕说:“古柯叶,里面含有一种叫做可卡因的成分。解释起来有点复杂,但你只需要知道,这东西与鸦片同属毒品就够了。”

“咳咳!”姜立夫差点喷出来,“鸦片?!”

李谕说:“细说的话,有一些区别,但肯定都不是好东西,对人体有害。”

几人全都停下了动作。

胡适不相信道:“可美国人都在喝。”

李谕说:“可口可乐公司每年投几十万美元在广告上,如果没人买就亏死了。虽然几年前他们取消了直接加入可卡因,但并没有完全在生产过程中杜绝古柯叶。”

竺可桢问道:“院士先生,您说的古柯,有什么作用?”

“你们不觉得喝了之后有点上瘾吗?”李谕反问道。

胡适道:“确实有那么一点,所以我们才会在下午时经常购买,这是非常时髦的美国生活方式。”

李谕说:“不见得美国人做什么,就全都是正确的,甚至还要照着学。”

十年前,可口可乐几乎是直接加可卡因,简直就像吸毒。

然后1903年一名化学家意识到了危害,通过化验发现可乐中明显含有可卡因成分,随后美国联邦政府起诉了可口可乐公司。

此后可口可乐公司大为收敛,但直到1930年左右才彻底剔除可卡因成分。

李谕知道这些留美学生大都对美国社会十分倾倒,毕竟它刚刚超越英国成为第一工业强国。

胡适刚到美国时就说过:“美国风俗极佳。此间夜不闭户,道不拾遗,民无游荡,即一切游戏之事,亦莫不泱泱然有大国之风。对此,真令人羡煞!”

另外,留美学生有不少会住在美国的家庭中,而这些家庭最少都是中产阶级,他们会不遗余力宣传美国文化(虽然这时候美国好像也没什么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他们就是自愿宣传。当然不排除是美国方面有意挑选。

几年前,胡适还咒骂过美国退还庚款是阴谋诡计,现在已经有些享受其中。

庚款对留学生的补助相当大,足够让留学生在美生活超过一般的美国学生。

他们压根不愁吃穿,更没有与美国人产生生存上的竞争,美国人竞争时丑恶的一面并没有在胡适等人面前暴露出来。

唐德刚教授曾一针见血地评价:胡适那批庚款留学生不知另一类开饭馆、洗衣店的华人的疾苦,同时也没有在美国讨生活,所以只看见美国好处,对美国一往情深。

不过也不能说留学生们真的一直没看出来,他们毕竟是精英,怎么可能永远蒙在鼓里。

十来年后,有了社会和人生阅历,留学生们其实很清楚许多洋人歧视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