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英年早逝

“我知道了。”李谕温柔道。

贝尔几人玩得差不多后,下一步就是去上海大同大学讲讲课,然后伊士曼也要在上海开设售卖点,不管是假托洋行还是自己开,基本都要选在上海,以方便辐射南方诸省以及日本国。

宋教仁突然笑道:“怎么你也这么说?”

“可是……”李谕说。

等一战开打,应该更好拉拢。尤其法国学者,他们要是不早点走,就得上战场。

宋教仁站起身,与他们一同走向月台。

稍微解释一下,各位一定知道德国总理、印度总理,但没几个人知道德国和印度还有总统吧?

德国和印度的总统没什么权力,完全是象征意义的存在。

李谕笑道:“弄清楚这个,少说也是一块诺贝尔奖。”

袁世凯说过:“不怕谁用暴力同我争天下,却怕革命党的政党内阁把我摆在无权无勇的位子上。”

贝尔他们选的时间真是巧,到达上海火车站时,天色已经晚了。

医学很吃资源的,培养一个优秀医生并不容易,但越是乱世,越需要医生。

所以说这案子是桩大悬案,争吵了一百多年。

吕碧城本想与李谕一同南下,但被李谕婉拒:“现在外面不安全,你暂时留在家里。”

手术后,他的情况没有好转,宋教仁又挣扎着拜托于右任等人给北洋政府发去电文:“伏冀大总统开诚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权,国家得确定不拔之宪法,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至于袁世凯,按照他自己说的,这时候杀宋教仁,不就是把屎盆子往自己头上扣吗?谁会如此愚蠢?

也有点道理。

胡美说:“我会设法联系。”

国党的于右任、廖仲恺等人都是优秀笔杆子,立刻在报纸上发文攻击北洋政府。

但黄兴不会用,只能让李谕代拍。

颜福庆说:“今后医学校成立,我们一定按照院士先生建议,专门开设微生物学课程及相关实验室。”

民国一桩顶级大疑案就此诞生。

李谕笑道:“等你什么时候可以把手枪练到和我一样的命中率后,我就带你。”

议会制国家,总理是老大(有些国家叫做首相)。

但议会制国家有个问题:总理会被议会制约,不太稳定,经常换人。典型的就是日本,首相当不了一两年就被换掉。

李谕从包中拿出便携式照相机递给他。

按照以前西医的水平,看医生真心不如自己等着痊愈,起码不会被治死。

直到国党在议会中成为多数党后,袁世凯越发明白,宋教仁与自己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但仔细想想就知道不可能。

“有危险?”吕碧城神态紧张起来,“现在已经天下太平,能有什么危险?”

而与上述议会制不同,总统制国家其实效率反而会高一些,因为不用总是吵来吵去。

而应夔丞显然是在吹牛,因为宋教仁太干净了,哪有什么黑料。

因为宋教仁死了,袁世凯就没有了政敌,无敌于天下,是最大受益者。

但还有人怀疑是孙先生以及陈其美下的手。

因为他们认为宋教仁已经架空孙先生,控制了国党,所以孙与陈其美想要陷害袁世凯,同时发起革命,一箭双雕。

至于“瘴气”这词,东西方都有,不过早年间的西医是真信。

黄兴、于右任等人连忙带着宋教仁赶往医院。

此案直到李谕穿越前没多久,才真相大白。

于是洪述祖发了好几封电报催促应夔丞提交黑料,见他迟迟拿不出,最后一封电文里突然有了“毁宋酬勋位”的暗示。

就是这个暗示,促使应夔丞花了一千大洋雇凶杀人。

所以说,这件事整体上和现任国务总理赵秉均没关系,袁世凯也没有下令杀人。当然袁世凯的做法很不干净,毕竟抹黑对手的事情不能放到台面上来。

总之,一代英才宋教仁竟草草死在了两个名不见经传只是为了搞钱的纯二五仔手中,实在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