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上天第一人

此后民国倒是有空军,奉军的空军一度还挺有实力。不过飞机全靠买,维护能力跟不上,所以民国时期的空军仅在抗战初期有一次亮眼表现,然后归于沉寂。

当然了,同时期的日本空军其实也就那样。小鬼子的海军航空兵确实有两下子,但陆军航空兵实力相比之下弱了不少。

原因很简单:小鬼子没钱更没资源。他们只能搞捷径,走质量取胜路线,希望借助伟大的武士道精神,实现一机顶十机的效果。

但众所周知,二战时期的飞机消耗量很大,欧洲战场上随随便便就是上千架次出动,而小鬼子的航空军只培训了少量精英航空兵。

而这种做法早在与苏军的诺门坎空战中就吃了大亏。开始几天小鬼子还能在空战中有来有回,想复刻当年日俄战争的丰功伟绩。

不过他们很快就发现,苏军的飞机越打越多,甚至来了新型战斗机,迅速落入下风。

就是说,想依靠质量(其实质量也没高多少)来战胜对方的数量优势,在大规模消耗战中完全不可行。再优秀的飞行员,一直参战也难逃被击落的命运,能活到战后都是侥幸。

一战时德国空军的王牌“空中死神”红男爵便是典型例子,他完成了击落80架敌机的惊人战绩,依旧在1918年命丧空战。

而日军的实力就那一点,拼没了就真的没了。

一场战役,如果空军投入不够多,不会有实质效果。就像索姆河战役时的坦克,虽然战绩卓越,但问题是太少,无法影响大局。

反正确实挺无奈的,如果可以保持稳定局势发展下去,到了31年,小日本真不敢放肆。

冯如兴致勃勃地给秦国镛一行人展示了他正在制作的飞机。

秦国镛惊叹道:“实在想不到,中国人真的可以自己造出如此复杂的先进机械!”

冯如很谦虚:“只要按照正确方法,没什么难的。”

秦国镛摸着机身,眼睛都要放出光,继续问道:“制造一架飞机需要多少钱?”

李谕对这个更清楚,回道:“教练机相对便宜,最多八千银圆;要是战斗机,差不多是两倍甚至更高。”

此时袁大头还没发行,银圆的购买力更强一些。

秦国镛说:“当初我们从法国买了12架教练机,花了30万,平均一架两万五千元,就是说我们花了三倍的价钱?!”

李谕摊摊手:“军购就是这样,没办法。”

后续从美国进口过来的汽车,价格也都是要翻到三倍左右。

南苑机场买来的教练机,是最基础的型号,如果在法国买,可能价格连四分之一都不用。因为这时候的飞机换得太快,一款飞机造出来就停产,然后生产新型号。

秦国镛倒吸一口凉气:“他们赚钱太狠了!”

李谕无奈道:“军火历来是全世界最大的贸易之一。”

一战时期的飞机还算便宜,最好的也就几万美元。

二战时期,一架就要几十万美元。

而到了李谕穿越前的时代,顶级战斗机的造价已经动辄几千万乃至上亿。而且一般情况下,航母上的舰载机造价比陆基型又高出一大截。

反正想靠军购来组建空军,任何时代都会是惊人的投入。

——曾经老美卖得最火的战斗机F16,单机造价大概1600万美元(1993年左右),湾湾买的时候每架却花了4000万(F16A)……直接被老美当成冤大头。

“难怪你们想要自己制造!”秦国镛赞叹道,“上头都说但凡李谕先生做的,必然是顶级,在飞机制造上竟然也是如此!”

李谕笑道:“这句夸赞应该用在冯如先生身上。”

秦国镛对冯如说:“不久后我们会成立航空学校,本人诚挚邀请先生在学校担任教职。”

冯如摸了摸眉头委婉说:“我很忙,不知道有没有时间,尽量吧。”

实际上这所航空学校只培训出了四期学生,随着袁世凯死亡,时局再次陷入动乱,获取不到经费,南苑航空学校基本没再有什么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