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科学杂志

李谕又向傅兰雅问道:“先生当年的《格致汇编大概每期刊印多少册?”

傅兰雅说:“《格致汇编是月刊,初时每卷发行3000册,后来是6000册,高峰期最多达到过9000册。”

当时还是科学启蒙阶段,能达到这个发行量很不容易。

史量才估计了一下说:“我们发行《科学杂志,创始刊可以定在5000,之后视销售情况随时增加。”

张元济出主意说:“要是能在杂志上专门做一个互动问答栏目,由订阅者提问题,然后疏才兄弟这样的学界大咖们回答,那么月刊发售定到1万册都能做到。”

“折中一下,7500册吧。”李谕最后拍了板。

大体定下杂志的开办事项后,李谕回头就写了一篇关于飞行器的浅要文章,主要是介绍飞行器的历史,以及这四五年的飞机发展的概况。

虽然1903年莱特兄弟就第一次进行了飞行,但飞机真正迎来发展,是他们在法国进行了那次飞行表演并引起欧洲重视之后。

现阶段老美在技术方面比欧洲差了一大截。法、德、英等几国一起发力,飞机立刻走上了快车道。

此时飞机刚经过了一波百花齐放的大发展,大体上有了一个初始轮廓,即便还很原始,但总归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飞机了。

起码安全系数相比以前有了一定改进。

但对于李谕来说,还不太够。

在李谕看来,它们还缺少一个非常关键的安全必备品——降落伞。

这玩意就好比汽车的安全带。

降落伞引起广泛重视源自年初时一个从埃菲尔铁塔上跳下的裁缝。

最开始是法国发布了一个悬赏:“谁能为飞行员制造出重量不超过25kg的安全降落伞,就能获得1万法郎!”

然后一名叫做弗兰兹的裁缝很快制作出了一款可折叠降落伞,弗兰兹称其为飞行衣。

这款降落伞以丝绸作为伞盖,木棍为支架,与现代意义上的降落伞大相径庭。

为了证实其可行性,弗兰兹用假人试验,进行了多次尝试后都不太理想。他发现必须真人操作并提升高度,才能对自己的飞行衣进行有效升级。

换句话说——要拿人命做实验。

于是弗兰兹亲自穿着自己的飞行衣,站在了埃菲尔铁塔上,下面围满记者和观众。

虽然守卫曾试图阻止过他,但弗兰兹却对守卫说:“我亲自尝试这个实验,是因为想证明我的发明的价值。看好,我72公斤的体重和这项发明将改变你的无知。”

说完,他爬上凳子跨过护栏,犹豫些许后,大喊了一声:“待会儿见!”

一跃而下。

然而他的这项设计由于过于臃肿复杂,并不符合降落伞简单、可靠、易操作的原则,弗兰兹在空中没有完全打开自己的降落伞,反而被紧紧缠绕。

他重重摔在地上,整个过程恰好被记者记录下来。

再之后,降落伞的研制陷入迟滞。

直到1918年左右,真正的降落伞才被一个美国人弗洛伊德研制成功。

他的设计很简单,但起码能用,而且手动拉绳的方式要靠谱太多。

李谕很想过飞机瘾,但没有十足的安全保障之前,他真心不太敢尝试。

另外,历史上的冯如就是在国内的一次飞行表演中遇难身亡。如果有降落伞,生还概率提升的不是一星半点。

说干就干,李谕得赶紧在冯如回国并建好飞机厂生产出飞机前搞定降落伞的研制,不然真怕自己到时再也按捺不住上天的冲动。